|
|
 |
|
|
|
关于水痘的这些事儿 |
|
关于水痘的这些事儿 □纪雨辰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当前早晚温差较大,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而水痘是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这让不少家长、老师担心,其实水痘可防可治,关键是做好水痘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传播方式 水痘全年均可发生,但冬春季高发。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易感者接触患者后有很大可能发病,俗称“见面传”。因此,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传染源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患者从发病前1天~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任何年龄群均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婴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童发病率可达95%以上。得过一次水痘的人,具有较好的免疫力,一般不会再得。 临床症状 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水痘还有一个特点,俗称“四世同堂”,皮肤上可能同时存在4种表现:红斑、丘疹、水疱、结痂。有时出疹会伴着发热,孩子会觉得很痒,想去抓挠。 预防方式 接种疫苗 由于水痘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难以隔离预防,因此,建议家长尽早给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虽然接种疫苗后并不能百分之百杜绝感染水痘,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接种过2次水痘疫苗后,保护效果能达到95%以上。 学校预防方式 1.在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中的地方,要注意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加强防范;2.无并发症者可在家隔离,隔离至全部结痂或出诊后7天,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应持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到学校医务室或卫生室查验后方可进班复课,切记不可带病上课;3.校方对孩子用过的生活用品、玩具等要经常清洗消毒,衣服置阳光下晾晒;4.严格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登记追踪;5.水痘流行期间要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 家庭预防方式 1.近期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3.督促孩子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手部的清洁,养成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免疫力。 (作者供职于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