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主动脉夹层进入高发季医务人员30小时激战“旋风杀手”
屏前逮病几十年 “B超少女”成“神探” ——记新乡市中心医院超声一科主任常凤玲
开封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保母婴平安
舞钢市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帮群众分析病情
少女罹患白内障 原因竟是糖尿病
专家学者聚集一堂 学习分享医疗服务成果 2019年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总决赛在巩义举行
濮阳市加强促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工作
1
11 1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屏前逮病几十年 “B超少女”成“神探” ——记新乡市中心医院超声一科主任常凤玲
 

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员 张 楠  李 炳

   1983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唯一的一间B超(二维超声)室内,有一位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少女,她右手握着探头,左手敲着键盘,眼睛盯着电脑显示屏,全神贯注捕捉患者的病灶。2019年9月19日,她在飞往兰州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培训班——“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项能力短期面授培训班”的途中,正在设想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病房如何设立。她就是新乡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新乡市中心医院超声一科主任常凤玲。
不敢喝水 怕耽误工作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常风玲的办公室内既没有饮水机,也没有烧水壶,便好奇地问:“您不喜欢喝水吗?”
    常凤玲说:“不是不喜欢,我们科的医务人员,一上班就是争分夺秒地工作,都不敢在上班期间喝水,以防中途上卫生间,耽误患者做B超。我们的每周例会,都是放在周一下午下班之后召开,以免占用患者就诊时间。”
    常凤玲刚参加工作时,新乡市中心医院仅有一台B超检测设备,而现在发展到了50多台,做检查的患者还是天天排长队。为了每天让1000多位患者都能在该院超声一科做上B超检查,该科的工作人员每天早晨7时就开始接待患者。常凤玲说,我们通常中午不做完B超检查就不吃午饭,下午不做完就不收工回家。
    常凤玲在做好科室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兼任新乡市影像中心主任、新乡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新乡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她经常需要外出参加学术活动,但是只要不出差,她就到B超检查室为患者做检查,平均每天检查、会诊有疑难复杂病情的特殊患者50余人次,被业界尊称为B超“神探”。
    在常凤玲的率先垂范下,该院超声一科的医务人员工作起来都很积极,因为人人都明白,自己如果能多做一个患者的B超检查,患者就少了一分等待,同事就减轻了一分压力。
不懈努力 力戒平庸
    常凤玲当年从医学院毕业后,第一志愿是做一名临床医生。但几年后,她看到B超诊断给临床治疗提供的巨大帮助,看到B超诊断的无创、无辐射、耗时短且价格便宜,用于早期的癌症诊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逐渐爱上了超声诊断,整个身心都浸润在超声的世界里。
    在常凤玲的引进、创新和指导下,新乡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技术早已超越了仅仅能检查腹部脏器阶段,而且还在心血管内科、妇科、产科等范畴里自由游弋,捕捉病灶,并为其定量、定性。
    常凤玲还与临床医务人员携手,拓展了超声的诊断平台,使肝脏造影检查、肾脏造影检查成为新常态;把超声从诊断领域带入了治疗领域,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开展了多项融合诊断和治疗的超声项目:术中超声引导切除肿瘤、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断、超声引导下脓肿囊肿治疗、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诊断、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等。
    在奋斗路上,硕果累累;真知灼见,值得分享。在学习和实践中,常凤玲取得了10多项省市科研成果,在《中国超声医学》《中国超声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业务拔尖,政治进步。常凤玲曾获得新乡市青年科技奖、“新乡市十大女杰”“新乡市三八红旗手”、新乡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五一巾帼奖”。2016年,常凤玲被评为新乡市先进工作者;2018年,常凤玲被评为新乡市优秀专家;多次被评为新乡市优秀工作者。
    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有了一个更大的构想,与临床科室协作,设立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病区,让学科的交叉融通惠及更多患者。
认真检查 不辱使命
    记者问常凤玲带过多少学生?她回答,太多了,具体数量都记不清啦!据了解,30多年来,无论对患者、对同行、对同事、对学生,还是对学术活动,她都有一颗开放的心、一腔包容的情。
    对做B超检查时哭闹的孩子,她总是耐心哄劝,还送上预先准备好的小食品,使孩子很快乖乖地接受了检查;对因乳腺癌被切除乳房的患者,总是从专业的角度为其宽心、使之在做检查中逐渐平复了沮丧、悲观的情绪。
    包容患者,认真检查,但从来不接受患者的馈赠。有一次,常凤玲为一位患者检查出了动脉瘤。而动脉瘤如果检查不出来,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发现病因,及时治疗,患者再无性命之忧。患者感激涕零,非要重金答谢,被她婉言拒绝。
    同时,常凤玲还像海绵一样不断从书本和学术交流中,吸收超声前沿理论和实践知识,并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融会贯通,使其学术思想实现了升华。
    2018年7月4日~23日,常凤玲为来自非洲的15位超声领域学员进行了理论授课和实践技能的实习指导,受到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常凤玲夙兴夜寐,饮食不规律,上班时又饮水不足,2016年因胆结石疼痛难忍,她才不得不做了胆囊摘除手术。
    常凤玲在手术后的还没来得及拆线,她就到科里上班了,还幽默地说:“身体对我够意思了,仅仅用一颗小小的石子教训了我一下。”
    她的包容和风范,也得到了爱人的理解和赞赏。他的爱人张立国也是新乡市中心医院的外科专家,也常常加班加点工作,非常理解、支持常凤玲的事业。他一有时间,就尽量多做点家务,为和谐之家加分。
    36年前的“B超美少女”,如今的超声领域专家,几十年如一日盯着B超检测显示屏,在探头的轻重缓急的移动中,以“火眼金睛”逮住了数不清的病灶,捕捉住了相关器官的实时异常形态,并为之绘图画像,帮助患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忘初心的常凤玲,下一步还将继续发挥好B超利器的检查功能,借助B超检查直接走向“战场”,大显神威。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