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五版:基层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汝州市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步伐
泌阳县“十个一”助推健康扶贫工作
方城县赵河镇卫生院让“家庭医生签约和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漯河市源汇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医疗机构规范管理月活动
濮阳县成立医疗健康集团
信阳市2019年度乡村医生全员科普技能培训在息县人民医院启动
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进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培训
桐柏县中心医院荣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驻马店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对平舆县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进行调研
新野县上港乡卫生院接受南阳市“优质服务基层行”复核
平舆县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观影活动
信阳市平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学习暨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
平顶山市湛河区2019年度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工作启动
焦作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医务人员开展义诊活动
1
11 1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汝州市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步伐
 

   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日前,记者从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获悉,借助被定为国家和全省医改试点县市的东风,汝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综合医改工作,组织召开医改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医改中的相关问题,着力深化两项改革,加快推进综合医改工作,落实4个到位,实现4个突破。
    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目前,全市4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相继挂牌运营,让130万汝州人民享受新医改红利。
    领导重视到位。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成立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组建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张武钦多次率委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及医院负责人赴息县、郸城县等地考察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医改工作顺利开展。
    政策配套到位。根据外地经验,结合当地实际,该市以“纵向合作、横向竞争、双向选择”为总体要求,上半年出台《汝州市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组建4个紧密型医共体:汝州市第一医疗共同体(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汝州市第二医疗共同体(汝州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汝州市第三医疗共同体(汝州市中医院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汝州市第四医疗共同体(汝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儿童专科联盟),同时对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进行授牌,并要求学习郸城县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全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9月出台《汝州市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特色专科建设》《汝州市综合医改专家库》等文件,支持医共体发展。
    监管机制健全。该市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督导组,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将技术带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健康改善等作为重要指标,严格考核奖惩。4家医共体牵头医院(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及市妇幼保健院)分别成立了“一办四中心(医共体建设办公室,医疗管理中心、医保结算中心、财务核算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对医共体分院业务、信息、人力、财力、物力监管力度,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职能职责转变到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负责落实市医改领导小组决策,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加强对推进医共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管。医共体市级医院成立理事会执行医管会,负责集团内部管理及医共体分院工作,使工作重心下沉基层,服务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防病为中心转变,形成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造管理共同体。该市深入推进“七统一、七不变”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医共体牵头医院人事统一管理,出台《人事管理制办法》,医共体分院的人员统一归医共体牵头医院管理,按照“关系不变、双向流动、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原则,实行人员统一招录、培养、调配使用;在业务、信息方面实行一体化,业务上依托市级医院技术优势,通过科室建设、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手段对基层卫生院进行管理,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医共体内信息化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方便群众就医;在财务、药械方面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分院的财务、财产、药械统一归入医共体牵头医院,分开建账、独立核算。
    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按照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支付方式,该市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机制,当年筹资总额10%提取风险基金和按人头提取门诊费用及大病保险基金后,剩余的90%基金进行总额预算,交由医共体包干管理使用。
    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成效初显。该市出台《汝州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汝州市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并建立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对医共体分院确实需要向上转诊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由市级医院为其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患者在病情平稳后转回分院,由市级医院派原经治医生跟踪指导后续诊治工作;对逐级转诊的患者,医保免住院起付线。自6月医共体运行以来,住院患者与2018年同期相比,实现“一升两降(即县域内上转患者减少18.3%,下转病人增加12.6%,县域外住院人次下降2.5%)”,逐步形成“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回社区”的局面。
    优势资源合理流转,医疗水平明显提升。该市在市级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成立医疗集团,民营医院可以按照自愿原则参加所在区域的医共体,支持社会医院发展,同时不限制患者就医自由;市级医院通过长期下派专家到分院坐诊、查房带教、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提高分院的服务能力;依托各自重点专科对分院进行复制,使有条件的分院加快眼科、妇产科、小儿科、中医针灸科、康复科等特色专科建设。截至9月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分别组织7个医疗帮扶团队,深入分院对医疗、护理、院感、公共卫生等方面进行对接管理;市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为3家分院建成4个特色专科;市妇幼保健院发挥妇产科、儿科优势,为两家分院建成3个特色专科。
    全市充分利用医共体建设,建立大服务观念,加强市级医院参与基层各项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扶贫、下乡义诊等,使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按病种付费,实现合理控费方面,已出台《汝州市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文件,共筛选市级单病种122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32种,目前积极与物价、医保部门沟通,扩大病种数量,并结合息县、郸城县等地的经验,逐步完善政策。
    截至目前,各医疗集团为分院完成远程诊断常规心电图5021例,动态心电图97例;远程诊断X线放射片827张、B超(彩超)568例;远程会诊患者267人次,已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协作、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