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龙乡”人民唱新歌——濮阳市卫生健康事业70年发展侧记
河南省第二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决赛揭晓
来为优秀医师投票吧!
数十本笔记诠释89岁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河南卫生监督队伍歌唱伟大祖国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
1
11 1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数十本笔记诠释89岁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 尚慧彬  通讯员 黄洪勇 唐文娟

中国共产党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党的十九大精神、毛泽东思想、党和国家重要历史资料……一本本手抄笔记摞在破旧的书桌旁,足有一人多高。这些笔记出自89岁的老党员郭希水之手。离休后近30年来,他每天坚持学习,用一页页笔记诠释一位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郭希水是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离休干部。在该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他在为干部职工讲体会时深情地说:“入党是我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虽然我离休了,但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永不变。我要时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刻关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思想不能掉队。”
1945年5月,15岁的郭希水光荣入伍,成为冀鲁豫军区二分区的一名卫生兵学员,进入冀鲁豫军区卫生学校学习一年。
1946年,郭希水被派往冀鲁豫七分区休养所工作,他的任务是为战斗中受伤的战士解除痛苦。那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受伤的战士被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医生、护士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累得眼闭不上、腿不能打弯。在这里,郭希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想起入党时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的场景,郭希水历历在目、心潮澎湃。他说,他会用一辈子来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1952年,郭希水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平原军区后方医院三分院(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前身),成为一名医士。那时候,医院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从抗美援朝战争中下来的伤员。在此期间,他担任了3个病房的负责医生。
战争带给战士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创伤。郭希水就和患者们“绑”在了一起,像大哥哥一样细心地照料他们,为他们做心理治疗,帮他们驱走战争带来的梦魇。
1990年,郭希水从医院离休后,发挥老同志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抄写、自费打印各种学习资料,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父亲很节省,他时常把自己誊写好的学习材料送给邻居,送到离退办。他总是教育我们要爱国、爱党、爱家,要学习,要与时俱进,保持思想不落伍。”郭希水的儿子郭晓明说。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侵略我们的国家,搞细菌战。我的母亲和大哥就是这样惨死的,像这样的老百姓太多了。”说到这里,郭希水老泪纵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共产党好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在思想上永远和党保持一致。”
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郭希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之心,像一匹负轭老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