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吕伟华 张晓伟 谢宗阳 张东铭
“苏教授,您刚刚做完学术讲座,很辛苦!会场外安排了访谈直播节目,想请您为广大网友再讲一讲科普知识!不知道您愿意不?”9月27日,河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田晨光向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苏青发出邀请,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9月26~28日,由河南省医学会主办的2019年河南省内分泌暨糖尿病学学术年会在郑州举行,授课专家刚下讲台又进直播间,与业内同行交流前沿学术经验,向公众讲解科普健康知识。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以及寿命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治疗时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能‘一刀切’。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再考虑药物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向光大围绕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危害、治疗原则、日常保健等问题,向网友们一一解答。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而有之引起的。高血糖会导致人体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并最终导致功能障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饮食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如何做好饮食的控制,也是患者比较关心的话题。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余学锋针对“饮食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为网友们进行讲解。他提出,首先要限制糖尿病患者对热量的摄入,根据患者身高计算出标准体重,然后核算每天热量的摄入总量,这个摄入量还要考虑不同的运动量等因素……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没有绝对的禁止某些食物,而是要限制对某些食物的摄入;还要坚持“限制热量、平衡饮食、保证营养”这样的饮食原则,这样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能保证人体所需营养。 “肥胖已成为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的温床……”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袁慧娟受邀参加场外直播节目时说,减重措施除了采取饮食、运动、药物干预外,通过肠道微生态调节也可以影响体重增长,达到减重的目的。这让众多想要减重的网友又多了一种选择。 在直播间,田晨光说,胰岛素是一种生理性的激素类药物,没有成瘾性,不会因为使用了就产生依赖。注射胰岛素不等于就控制好了糖尿病,还需要饮食、运动等方面的配合。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翁孝刚说,这次会议准备得非常充分,大会邀请的主讲人基本上都是国内知名专家;内容也非常丰富,除了学术讲座外,还安排了专家科普直播节目,扩大了会议的影响力和受众面。其实,好多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面向公众讲科普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值得点赞。 在此次年会的专题报告环节,受邀的全国内分泌暨糖尿病学权威专家王卫庆、单忠艳、洪天配、李全民、雷闽湘、苏青、薛耀明、余学锋、姬秋和、向光大、秦贵军、赵志刚、袁慧娟、田晨光等,围绕降糖药物使用、内分泌相关疾病的治疗进展、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等话题,在两天时间内开展了30场专题讲座,800余名参会人员收获满满。 同时,会上还进行了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秦贵军当选第六届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晨光等6位专家当选副主任委员;袁慧娟当选第八届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翁孝刚等6位专家当选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