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驻马店市中医院成功为患者施行经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 |
|
本报讯 (记者丁宏伟 通讯员李 亚)8月28日22时,驻马店市中医院脑一科胡长春医师及介入科、麻醉科医务人员再次成功施行经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 患者南某,女性,58岁,以“眩晕”为诊断入院,8年前患脑出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医务人员给予头颈CTA(CT血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由于CTA不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医务人员遂给予脑血管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做进一步检查,结果发现瘤体不规则,破裂风险极高。 目前,动脉瘤治疗大多主张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血管用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入弹簧圈,封堵动脉瘤及血管破口,起到治疗作用,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后遗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胡长春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同意采用介入手术。 确定方案后,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术前,脑一科主任吕哲从人员安排、耗材选用、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逐一叮嘱。手术当天,脑一科、介入科、麻醉科等医务人员通力配合,通过介入手术,成功完成了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清除了患者脑中的“定时炸弹”。弹簧圈栓塞后,造影显示瘤体完全栓塞,正常血管完全不受影响。术后,患者言语、运动等神经功能未受影响。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据吕哲介绍,脑动脉瘤具有发病急,死亡率、致残率高等特点。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且并发症及后遗症重。介入栓塞创伤小、恢复快,是现在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通过股动脉穿刺,在动脉血管内向动脉瘤放置微导管,再通过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致密填塞后,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