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 岳松涛 独自接受中国医生手术 一位澳洲人,孤身来到中国,来到河南省郑州市。是什么原因让他从开始时不打算在中国做手术,到最终选择在同一家医院做两次关节置换手术?从对中国医术持怀疑态度,到3年来坚信不疑地在这里接受治疗,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2019年8月13日上午,一位澳洲客人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接受了另一侧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主任、国内知名关节外科专家孙永强主刀。孙永强带领骨关节病科郭马珑、岳松涛、王江一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源于3年来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3年前,来自澳大利亚的中国区某外企CEO(首席执行官)康博华(中文名)先生患严重的髋关节撞击症、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经朋友介绍,康博华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想通过正骨医术解除身体上的痛苦。最终,康博华选择在该院的骨关节病科接受治疗。由于病情严重,经过院内专家会诊后,医生建议康博华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由于康博华早期不是很接受在国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所以,医务人员为其进行了中医药保守治疗及微创关节镜等阶梯治疗。在治疗期间,病情虽然有阶段性的好转,但是疼痛一直加重。复查时,医务人员发现康博华右侧髋关节股骨头已经出现明显塌陷。医生将病情汇报给孙永强后,再次建议康博华尽早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一年多的间断治疗期间,管床医生及正骨医院团队成员对康博华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顺畅的沟通及相互信任,让康博华决定在该院做手术。 2018年3月20日11时左右,康博华结束手术后从手术复苏室的病床上坐了起来,并下地行走。在麻醉复苏室见到为其主刀的孙永强教授时,康博华说:“非常感谢,也非常开心,在这里接受治疗!” 孙永强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并将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艺术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最快髋关节置换记录达7分钟的医学家。同时,孙永强还提出外科医生需要成为具备“科学脑、工匠手、艺术口、人文心”的优秀医者的理念。 快优康复理念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关节置换术对平常人来说,是一个不算小的骨科手术,在专业上属于骨科大手术。国内很早就开展此类手术。 两次为康博华做手术的主刀医生孙永强提出的“八无”(无痛、无管、无栓等)快优康复理论,能将患者在住院手术期间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尽量减少并发症,尽快康复并回归生活。这也是保证康博华术后即可慢走的重要因素。 孙永强对麻醉的精准控制以及娴熟的手术技艺,让患者术中伤口暴露时间短、出血少、感染概率大大降低,患者接受麻醉及低温的时间也大大缩短,降低了手术风险。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第一次(右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第10天,康博华独立出席了一场公司重要的签约活动。 长久的友谊源于永远的信任 正如康博华在2018年《大河健康报》的采访中所表示的:“信任是我选择这里的原因。我很开心能够和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交流。”在治疗期间,该院骨关节病科主任郭马珑和医生岳松涛一直在全程关注并治疗着这位特别的患者。 经过1年多的接触,康博华觉得医院的医务人员都非常专业,团队特别优秀,对该院的技术也特别放心。当很多人问康博华为什么选择在中国做手术时,康博华说他相信这里的医术,认为这里的医生有着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2019年3月3日,康博华和管理团队突然出现在中国髋关节大会郑州某酒店分会场。原来,康博华在自己的酒店看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的海报和孙永强教授的海报后,便在会场外等待。课程结束后,康博华走进会场,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和孙永强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也赞扬了医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位外国客人,对中国医生的尊重与信任,展现了一种新型的医患关系,让大家感受到医务工作者职业的崇高和伟大,坚定了医务工作者从事医疗职业的信心。在场的每位专家和与会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一般情况下,患者做手术时,家属会焦急地在手术室外等待,但是康博华的家人并不在这里。病区护士长杜贵鹃在手术室门口迎接这位澳洲客人时,康博华开心地笑着,并竖起拇指。我想医学生誓言中的健康所系和性命相托应该可以理解为这个意思。

岳松涛,医学硕士,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骨关节病科主治医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医疗技术标兵,郑州市急救先进工作者;2018年作为客座医生赴德国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