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朋毅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技、文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根据临床表现,借助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辅助检查,鉴别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血管性痴呆 病因:脑梗死、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 临床表现:夜间精神错乱,严重者出现抑郁症及情绪不稳等症状。 诊断:近期或远期记忆障碍,夜间精神紊乱,人格改变较少,CT检查结果显示皮质性脑血管疾病,Hachinski(哈金斯基)缺血量评分大于7分。 治疗:病因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病因:无明确病因,主要是脑萎缩。 临床表现:近期记忆障碍,近期事情遗忘,晚期出现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及认识功能障碍。 诊断:近期或远期记忆障碍,CT检查结果显示皮质性脑萎缩,Hachinski缺血量评分小于4分。 治疗:轻度、中度患者首选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多奈哌齐;重度患者首选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的美金刚等。 临床鉴别 血管性痴呆往往发病较急,患者家属一般可以准确地说出其发病时间。阿尔茨海默病大多数起病比较隐匿,无明显时间界限,患者家属常无法准确地说出其发病时间。血管性痴呆常和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发生,两者有时鉴别困难,临床上常用Hachinski缺血量评分表进行鉴别。
Hachinski缺血量评分表
一、急性起病 2分 二、阶梯形恶化 1分 三、波动性病情 2分 四、夜间意识混乱 1分 五、人格相对保留 1分 六、抑郁症状 1分 七、躯体性不适的主诉1分 八、情感控制力减弱 1分 九、既往高血压病史 1分 十、既往脑卒中病史 2分 十一、伴有动脉硬化 1分 十二、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2分 十三、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 2分
Hachinski总分评定 满分18分;小于等于4分的患者考虑为阿尔茨海默病;大于等于7分的患者,考虑为血管性痴呆。 治疗效果:血管性痴呆患者出院时,痊愈或显著进步者较多,治疗效果优于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治疗后,多数仅为轻度改善。 (作者供职于邓州市张村镇杜庄村卫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