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地/县域医院肿瘤微创技术推广项目豫西分中心成立
“肝病防治一百千万工程”走进登封
河南成立消化道肿瘤精准诊治院士工作站
济源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
平顶山积极宣传防治结核病知识
虞城县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
舞阳县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河南今年力争建设6~8个健康城市、100个健康乡村
巩义市构建创伤救治中心和区域医联体分中心
信阳医疗健康服务亮点凸显
1
11 1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巩义市构建创伤救治中心和区域医联体分中心
 

巩义市构建创伤救治中心和区域医联体分中心

    本报讯(记者杨 须)着力降低严重创伤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分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整体救治能力,促进巩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3月23日上午,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授牌仪式暨巩义市人民政府郑州市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巩义分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举行(如图)。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常委、副秘书长张进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张鹏博士,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巩义市政协副主席王继峰,巩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白利亚,巩义市人民医院院长乔来军、党总支书记李银宽等参加了签约仪式。
    区域医疗联合体,助力分级诊疗惠民
    2012年,河南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成立,在省内携手县域医院成立协同发展战略联盟,成员单位达到56家。为了推动县域医疗联合体发展,该院创新模式,自2015年以来相继与县级人民政府签约合作,成立了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县域分中心,实现了“市带县、县连乡、乡连村”的分级管理模式,有效推进分级诊疗落地基层。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巩义市人民政府郑州市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巩义分中心’的成立,将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最大限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达到为巩义人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同质化医疗服务的目的。”连鸿凯表示,此次签约将全面开启郑州市中心医院与巩义市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度合作,给予巩义市卫生健康系统全方位的支持,在探索建立统一功能定位、统一资源配置、统一业务管理的新模式的同时,强化医联体内学科优势互补,增强基层医生诊断能力,确保基层首诊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诊断、治疗。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的揭牌,标志着巩义市人民医院的创伤救治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必将促进医院专科水平的提高。”王继锋在启动仪式上指出,规范化建设创伤救治中心、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为巩义区域患者重型创伤提供了一个救治平台,使巩义区域内急危重创伤患者的接诊流程更加合理、高效,诊断更精确,治疗更及时,从而提高患者后期生命质量和就诊满意度,同时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王继锋特别指出,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渐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巩义市人民政府郑州市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巩义分中心”的成立,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组团帮扶,力推基层诊疗水平同质化
    揭牌仪式结束后,在学术讲座环节,相关专家分别作了《中国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设》《郑州市中心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巩义市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建设》等创伤救治领域的精彩讲座。专家们结合临床案例,展开学术、技术交流,传授经验,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郑州市中心医院与巩义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共同为巩义市小关镇小关村的百姓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专家们为闻讯而来的群众免费检测血压、血糖、体重,提供健康以及药物咨询服务,并为特殊患者提供免费心电图诊断、B超诊断等。
    此外,针对不能到活动现场的部分贫困户,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副院长赵智琛、高新区医院院长刘寒松,在乔来军、李银宽及小关镇政府领导等陪同下,深入小关镇贫困户家中,发放了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胃病医疗小药箱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在义诊现场,就如何具体推进此次助力新医改、惠及民生的签约项目,为构建巩义特色的“村、镇、县分级诊疗新体系”助力,乔来军提出了一些构想:要站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巩义人民健康的高度,科学谋划、务实推动,充分借力上级医疗单位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在诊疗质量提升、诊疗费用降低、就近便捷等方面,利用手中现有的条件,想最好的办法,探索形成上下贯通、区域联动的有利于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模式,让巩义市的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技术同质化建设走“高铁线路”,进而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