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刘艳艳
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负责抵御内在和外来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淋巴细胞本身也会发生肿瘤,形成淋巴瘤。淋巴细胞主要生长在淋巴组织和器官,还广泛分布在全身各个器官。因此,除头发和指甲之外,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淋巴瘤。此外,淋巴细胞成熟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发生肿瘤,由于它们的功能不同,发生肿瘤后对人体造成的破坏和表现形式也不同。 淋巴瘤的这些特征,给后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幸运的是,在与淋巴瘤抗争的过程中,医学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诊疗方法,使淋巴瘤成为可以治愈的肿瘤之一。治愈淋巴瘤,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环节。 留取足够的肿瘤组织用于诊断 由于不同阶段淋巴细胞的功能不同,它们形成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各不相同。国际社会根据肿瘤特点,把淋巴瘤分成80多种亚型,每种亚型都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疾病,需要给予个体化治疗。因此,准确的病理分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获取足够的肿瘤组织是保证准确病理分型的前提。 在多数情况下,患者更愿意接受针吸和穿刺活检诊断淋巴瘤,恐惧接受肿瘤切除或切取活检,因此出现淋巴瘤误诊和漏诊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淋巴瘤,如胃肠道、腹腔等部位获取足够的肿瘤组织比较困难,我们可以穿刺活检。为了弥补获取组织少的不足,需要联合分子生物学检测谨慎诊断。 未来,肿瘤的治疗必将进入精准治疗时代,获取足够的肿瘤组织为肿瘤的分子检测创造条件。掌握不同肿瘤发生的内在分子原因,为治愈肿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笔者建议患者到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淋巴瘤诊断。 明确疾病准确状态 制订合理计划 淋巴瘤主要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是医生制订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明确淋巴瘤的分期,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是,CT扫描对体积较小的淋巴结和淋巴结之外病灶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PET-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功能成像的检查方法,在淋巴瘤准确分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ET-CT比较常规CT扫描,提高了淋巴瘤分期的精准性,尤其是对于骨骼、胃肠道等淋巴结外病灶和较小的淋巴结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此外,初始治疗前对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评估也很重要。这两个部位受到肿瘤侵犯,往往提示常规治疗无效,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我们通常使用骨髓穿刺联合活检技术评估骨髓是否受侵,脑脊髓核磁共振扫描联合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评估中枢系统是否受累。胃也是淋巴瘤最常发生的淋巴结外受累部位,我们通常用超声胃镜和核磁共振扫描评估疾病侵犯胃壁的深度,据此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治疗相关穿孔的发生。 足量足疗程精准治疗 防止耐药细胞产生 肿瘤复发仍然是医学面临的挑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复发。 淋巴瘤复发的根本原因是治疗后产生耐药细胞,给治疗失败埋下极大隐患。足量足疗程治疗可防止耐药细胞产生,在首次治疗中至关重要。因此,肿瘤消退后立即终止治疗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目前,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科学评估治疗效果,个体化设计足量足疗程治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监测微小残留病变,以及应用敏感的PET-CT评估效果都是值得推荐的有效选择。随着淋巴瘤发病和耐药机制研究的进步,一些精准靶向药物应运而生,提高了治愈率。 治疗成功后,为了获得治愈效果,笔者推荐合适的患者进行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另外,伴发急慢性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成功后也需要主动管理急慢性感染,例如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淋巴瘤和病毒性肝炎相关淋巴瘤。 主动实施安全管理 保障治疗计划完成 治疗相关毒副作用是抗肿瘤治疗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危及生命。 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的管理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前需要通过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做充分评估,来决定机体对治疗的耐受程度。评估主要包括骨髓、心脏、肝脏、肾脏和肺的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评价治疗对重要脏器的影响,并根据影响及时调整治疗计划。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病毒性肝炎高发,需要对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全过程中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毒副作用,患者也不要惊慌,医学上对各种抗肿瘤治疗相关毒性都有完善的处理方法。患者需要在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密切关注自身的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妥善处理。
专家简介

刘艳艳,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淋巴综合内科主任;省肿瘤研究院淋巴瘤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内科学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卫生系统优秀归国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淋巴瘤的临床和转化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6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