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四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是高质量护理的重要内容
列车上,她接连救治两名患病乘客
卧床患者多功能护理床垫好便捷
温馨港之“静脉港”
1
11 1 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心理护理是高质量护理的重要内容
 

心理护理是高质量护理的重要内容
□刘 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有许多结构(比如丘脑、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等)与心理活动的形成、发展有关。当各种不利的内外因素导致情绪、意识以及思维发生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则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即生物反馈)促使体内免疫功能及代谢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良好的心理护理有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
心理护理的特点
    一是心理护理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心理护理的普遍性体现在其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实施范畴渗透到临床护理的各个环节。心理护理不仅从医院内科、外科等科室以及辅诊科室逐渐扩展至社区、疗养等场所,而且从心理和疾病本身,扩展到患者家属、社区、预防保健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这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二是心理护理的针对性和复杂性。由于患者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精神感情需要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即使疾病相同,也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就是根据患者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在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发生变化。心理护理的复杂性在于患者的心理活动必须通过外显的行为予以判断,而人们有时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通过外显的行为来探究心理活动就比较困难,需要通过观察、分析来进行判断等。
    三是心理护理具有前瞻性。护理人员可通过疾病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心理的认知而进行预防性评估,收集资料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措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从而保证患者的身心康复。预防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得越早,预防效果就越好。
    四是心理护理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心理护理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心理治疗、心理卫生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从宣教式的经验之谈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并把放松训练、放音乐、看图书、采取认知疗法等应用于心理护理实践,拓展了心理护理的深度。
心理护理的方法
    心理护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它不同于技术护理,不能用一套固定的操作规程,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心理护理也不像技术护理那样简单,必须时刻启发、诱导,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去影响或者改变患者的感受和认识,帮助患者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一是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和患者沟通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患者由于受到各种躯体疾病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对生活失去信心。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证明,心理问题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必须配合良好的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与患者沟通是一种细致、复杂的工作。接触患者前,护理人员必须首先了解其病史,既要熟悉患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又要掌握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和发病经过等,从而根据不同症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法,使患者乐于接受。
    二是正确评估和针对性护理。多数学者认为,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评估是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心理问题的准确评估是优选心理护理对策的前提。利用观察、沟通和量表等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动态检测,并以此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相关研究表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康复的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三是语言的艺术。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神情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和蔼的态度、甜美的语言、精湛的技术会使患者得到安慰与寄托,对早日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必须学会交谈的技巧。交谈时要有合适的环境、时间、地点(僻静)及和谐的气氛;以和蔼、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谈。要掌握倾听的技巧,对沉默寡言者应多启发使其畅所欲言,对兴奋多言者要善于引导。
    总之,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系统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其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对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独特的作用。正确运用各种心理评定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以此作为制定干预对策的依据,已成为我国临床心理护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