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用爱心书写无悔人生——走近第八届“河南优秀医师奖”获得者、周口市中医院刘勤建
诚信是最好的起跑线——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那只木箱子的味道
1
11 1 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诚信是最好的起跑线——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常 娟   作为母亲,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子女的一切。在观影选择上,《起跑线》自然而然进入我的视野。
    就像这部电影里讲述的那样,每个父母都会为孩子的教育付出一切努力,包括节衣缩食,甚至会为争取名校的名额放弃原本优渥的生活,来到贫民窟充当穷人。
    在这部影片里,服装店老板拉吉(伊尔凡·可汗饰)与太太米塔(萨巴·卡玛尔饰)的女儿皮娅(蒂希塔·塞加尔饰)即将上小学。为了让女儿皮娅有上名校的机会,拉吉夫妇用尽各种手段:先是搬到上流阶级云集的小区,和讲英语人士做朋友;再练习谈吐礼仪,和名校“中介”几番过手;为了争取名校面试机会彻夜排队,甚至制造假档案……
    一系列手段最终没有成功。最后,拉吉夫妇不得不搬到贫民窟为女儿争取贫困生资格。在贫民窟生活的这段日子里,拉吉夫妇遇到了改变其心境的朋友:希亚姆(迪帕克·迪布里亚尔饰)。
    希亚姆家境贫寒,但为人善良,和拉吉一样也在为孩子申请德里文法学院的贫困生入学名额。希亚姆给初到贫民窟的拉吉一家很多热情的帮助:比如,教拉吉如何挤工厂的巴士,如何在贫民窟工作生存;担心拉吉凑不够女儿入德里文法学院的“活动”资金,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到马路上“碰瓷”。
    最终,拉吉一家在贫民窟顺利通过了德里文法学院的贫困调研。幸运之神亦眷顾皮娅获得贫困生入学资格。希亚姆的孩子却不幸落选,去了公立学校就读。
    印度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育环境差距很大。公立学校没有像样的办公桌椅,学生们没有食堂,大都围在墙角吃午饭,厕所小而脏乱……反观私立学校,学生们有统一的制服,有充足的素质教育,校园环境如同五星级酒店。最重要的是,在私立学校上学,意味着进入上流社会(在公立学校就读的一般是贫民子女)。
    在皮娅成功进入德里文法学院就读后,拉吉一家就告别了贫民窟,回到了原本的阶层生活。为了弥补“盗用贫困学生入学资格”的不安,拉吉开始进行教育投入,打算资助公立学校的1个学生,完成学业。原本只是想找一两个学生进行资助,可看到学生们的天赋及能力后,拉吉开始对整个学校进行资助。
    巧合的是,希亚姆的孩子就在这所公立学校读书。当孩子对希亚姆说英语时,希亚姆开心得无以言表,坚持要到学校感谢老师。而老师告诉希亚姆,这一切都是源于一位慈善人士的资助,学生们才可以拥有好的学习环境。
    要到这位慈善人士的居住地址,希亚姆坚持要当面感谢。当希亚姆来到这位慈善人士的家时,发现了拉吉的秘密……
    义愤填膺的希亚姆原本要到学校告发拉吉,可看到皮娅一见到自己满怀兴奋的样子,于心不忍地放弃了告发。希亚姆心想,“不能让皮娅伤心”。
    拉吉更加愧疚了,他不顾妻子的阻挠,亲自到德里文法学院校长办公室自首,要求皮娅退学,返还希亚姆孩子的入学机会。出人意料的是,校长不同意,警告拉吉不允许皮娅退学,并将贫困生入学资格给另外一位富裕家庭的孩子。
    见识到德里文法学院校长的真实“面目”后,在新生入学欢迎仪式上,拉吉给了校长正式反击。
    影片的最后,皮娅退出德里文法学院,返回公立学校就读。在那里,皮娅收获了很多好朋友,也收获了父母给她的最好的起跑线——诚信。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