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隐藏在板房内的无证行医者被查处 |
|
本报记者 杨冬冬 通讯员 李志华
3月8日,郑州市管城区卫生计生监督所两名执法人员在对南曹乡进行监督检查时,接到群众的举报。这名举报人称,在管城区小魏河村附近有位女大夫经常给附近的工人打针、输液,怀疑是非法行医。 执法人员记录下这一线索时已接近中午12点。为了尽快找到非法行医者,执法人员立即对小魏河村工地及周边地区进行排查。经过询问附近群众,执法人员最后锁定了一家挂着红色门帘且没有任何行医标识的板房。 还没等执法人员敲门,板房里的人迅速关上了门窗并反锁,这一举动更加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怀疑。执法人员一边敲门一边劝道:“我们是执法人员,你要配合我们的检查,如果你非法行医又拒不配合,情节会更加严重……”在执法人员的劝说下,板房内的人才将门打开。 执法人员进入板房内发现,狭小、简陋的房间内有一名女性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还有一名站在诊疗桌后的女性,自称是负责人。执法人员看到诊疗桌上摆放着血压计、听诊器等物品,房间里还摆放着两组西药柜、一组中药柜、一张床以及两个输液架。 “你的诊所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你本人是否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执法人员询问当事人。“这些证件我都没有。”当事人坦白地说。 当执法人员询问当事人身份时,当事人自称名叫李虹,并以身份证在老家为借口搪塞。 这时,另一名执法人员在药柜抽屉内发现了一本户口簿和两张银行卡的开户受理凭证回执单。这些资料引起了执法人员的警觉。执法人员仔细查看后,发现银行受理凭证回执单上的签名为“李某某”,与户口簿中常住人口登记的“李某某”身份信息完全一致。 执法人员再次询问当事人:“你到底叫什么名字?”这时,当事人显得有些发窘:“我叫李某某,因为害怕被处罚,所以报了李虹的名字。”执法人员将当事人的信息记录在执法文书内,并根据现场发现的情况,制作了现场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 执法人员询问现场正在进行输液的女性患者后得知,她并不知道该诊所及工作人员有无行医资质,只是选择就近就医。执法人员随即对这名女性患者进行了普法宣传,建议其今后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 执法人员对该诊所的药品进行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张贴了取缔公告,并下达了《调查通知书》,责令该诊所负责人接受调查。当事人在执法文书签字后,嘴里喊着“再也不干了”,随即离开现场。目前管城区卫生计生监督所已对其进行立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