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这批中国援赞医疗队屡获殊荣
河南2018年同步启动医疗卫生机构、护士电子化注册
一项新兴职业培训落户河南
这家精神专科医院有了医务社工岗
安阳肿瘤专科联盟成立
神奇的CAR-T细胞技术:肿瘤精准靶向治疗的新突破
1
11 1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这家精神专科医院有了医务社工岗
 

本报记者 文晓欢 杨 须  通讯员 席 娜

    对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护理部的孙雪娇来说,11月1日是她人生中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她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
    孙雪娇毕业于福建江夏学院社工专业,目前其管理身份上归医院护理部。实际上,她是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引进的专职医务社工。
    这个日子,对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来说,也极具纪念意义。这一天,意味着该院医务社工岗位正式运行,开启了郑州市医疗机构自己培养医务社工的模式。纵观全省,该院成为市级医院中第一家“吃螃蟹者”。
    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在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医务社工不同于志愿者,医务社工带薪,所提供的是需要购买的服务;在公开报道中,医务社工则被赋予“摆渡人”的称谓——把患者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用快乐和温暖来抵抗悲伤;把医生和护士从繁忙的沟通、对接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全心全意对抗病魔等。
    简言之,医务社工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弥补医学未抵达的地方,让患者感受到医学在技术之外的温度。当前,医务社工已成为衡量、检验、评价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我一些医院管理者认识不到医务社工的价值,即使在先行试水医务社工服务的省级医院行列中,我省也仅有一家医院设置了专业的医务社工岗位,目前尚无医院出资购买医务社工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此举更显得不同寻常。
    “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使得患者更需要心灵的关怀,围绕精神疾病患者,实实在在地做一些工作,切切实实地为患者服务就是医院作为亲民医院、惠民医院的发展之本。”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霍顺利如此诠释这一创新的本意。
    事实上,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未单独设立医务社工岗位之前,医务社工方面的相关工作也在持续开展中。
    “全院有7位医务人员取得了社工师证,最早的在2012年就考取了。我本人也是一名持证社工。”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玉玲坦言,毕竟本职岗位是护理,所以医务社工方面的工作属于“代管”,间断性、义务开展。即便如此,这些年来还是运用社工专业知识服务临床,解决了不少问题。
    王玉玲简单梳理道,基于精神专科医院护理的特殊性,对低年资护士开展了倒班心理疏导小组活动,以帮助新人成长;结合开放病区和封闭病区的不同特点,分别针对患者家属做了以心理调适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在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期,开展了康复方面的小组活动等,以满足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在医疗护理之外的需求。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