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识才、育才、用才和人才激励
借鉴香港的管理模式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与睢阳区乡镇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并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
1
11 1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借鉴香港的管理模式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忽新刚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近年来,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长,医疗费用连年攀升,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香港政府在不断探索之后,选择了走全科医学这条路,通过政策和财政扶持,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模式”一跃成为世界最好的公共卫生管理典范。那么,香港的全科医学究竟有何法宝,可以取得如此成就呢?今天,笔者就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小地方,高补贴
    作为一个地域狭小但发达的经济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公立医疗政策实行高补贴、低收费的模式,医管局提供全民公立医疗保障。医管局对下辖的医疗机构和人员进行财政支付和监管,保证了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医务人员的薪酬比较高,不需要为生计发愁,可以专心进行医疗服务。
资源整合
    公立医院资源整合,实行“联网制度整合服务”。香港地区按地域将全香港公立医疗机构分为7个联网。
    每个联网,一般由规模较大的龙头医院、规模较小的几所医院和基层诊所构成。每个联网内的机构,在行政上统一管理,不存在利益竞争关系。各医院和诊所之间互补所长、相互协调、清晰定位、资源共享,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成本效益,完善了医疗经济管理。
分级诊疗
    严格实施预约就诊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基本上避免了无序就医。患者除急症外,并不能直接到医院就诊住院,而是必须先到诊所就诊。
    普通门诊就诊实行预约制。普通门诊的医生,认为患者情况较为复杂或需要进一步检查,可将患者转诊至家庭医学专科门诊处就诊。
    家庭医学专科门诊主要处理较为复杂的疾病并进行专业诊断、治疗及护理,可处理相当大一部分的专科疾病。对于相当疑难、复杂或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的疾病,家庭医学专科医生则会将患者进一步转诊到医院处理。
人才梯队建设
    “香港模式”的成功和实施有高水平的人才保证和合理的人才团队建设。
    香港家庭医生的培训十分严格,培训周期不低于12年,即大学学习(5年)+实习(1年)+医学本科毕业后6年家庭医生专业培训(包括2年以医院为主的基础培训、2年以社区为主的基础培训和2年高级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涵盖临床各科,还包括复杂的管理诊所内容。
    这使得家庭专科医生素质全面发展且普遍较高,保证了医生和医生之间医疗水平的相对均等,保证了基层医疗的高水平。
    慢性病管理团队由跨专业人员组成,包含了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视光师、社工等。团队内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对某种疾病从不同方面进行共同管理,且团队内部之间的相互转诊顺畅。这样,既保证了慢性病管理质量,又提高了服务效率。
网络信息系统完善
    依托强大的网络信息技术,医管局的临床管理系统(CMS)全面联网,医疗机构只需为首次诊疗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之后,患者在医管局下辖的任何一家医院就诊,其医疗信息都会自动更新到个人健康档案内。
    医疗资料的连续性和共享性,不仅为患者每次诊疗节约了时间,避免了重复检查、重复处方,更为医疗人员提供了确切的诊疗依据,同时使健康档案充分有效利用,为慢性病的有效管理和临床审计提供了平台。
    为给医务人员提供翔实、及时的临床资料,医管局推出了“医启知”系统。医务人员只要登录CMS,点击“医启知”电子医学资料库,就可以便捷地搜索医管局及海外的临床指南、医学文献、政府医学文件等,这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强大的循证医学支持。
风险分层管理
    依据先进的循证指南,对慢性病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即“结构化的患者服务计划”。如1级风险的人群,可对其实行支持性自我照顾;对2级风险人群(高危患者),实行专科医生疾病管理;对3级风险人群(高度复杂的患者),实行病例管理。
患者自强计划
    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发挥患者及其照顾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患者自我管理。社区内的教会组织、慈善机构及志愿者、社工等,有非常强的组织能力和热情,可积极协助完成计划的患者。在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方面,医管局推出“患者自强计划”。
    通过该计划,患者学习调整个人生活习惯,以期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和减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积极配合治疗方案。
临床审计
    临床审计切实、合理,以临床审计改进临床行为。香港在临床审计中,以临床指南推荐的指标作为清晰简单可行的质控指标。通过CMS系统收集各联网医疗机构的实际临床数据,与质控指标作对照,得出实际管理的结果,并将7个联网的慢性病管理结果进行公开,以此来促进各个联网不断改进慢性病管理。持续而周期性临床审计的有效实施,促进了临床行为,使慢性病管理的效果不断提高。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