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红
近日,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心血管院中院四病区收治了一个因服用自酿药酒险些丧命的42岁男性患者。 罪魁祸首原来是它——乌头碱 据了解,患者有天一冷就关节痛的毛病,想着今年提前预防一下,就找了一个老中医配了一个中药方子,照着方子泡酒。可是,第一次喝就出现了险些丧命的事。10月7日晚上10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心血管院中院四病区值班办公室的宁静,值班护士接到急诊科“紧急会诊”电话通知。值班医生赵艺飞速赶到急诊科,在去往急诊科的路上,未见到患者本人却先听见患者“哎哟、哎哟……”的痛苦呻吟声。 急诊科医生介绍说:“患者张某(化名),男性,42岁,突发胸闷、头晕伴全身麻木2小时,伴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心电图显示交界性心率,频发室性早搏,血压70/44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考虑到患者情况较重,他们立即将患者收入病房,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得知,患者2小时前饮用自制药酒后出现以上不适症状。患者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既往也没有出现过胸闷、头晕不适等,在完善相关检查后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气胸、脑血管意外等。 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呢?一筹莫展的赵艺在深夜打通了该病区孟中林主任的电话。24小时开机待命的孟中林听了患者的病情后,非常重视,迅速赶到医院。到达医院后,孟中林找到家属,询问病情,并查看患者。在沟通询问中,患者及家属都提到患者饮用药酒后出现了一系列不适症状。于是,孟中林把注意力放在药酒上。家属介绍说,药酒的具体成分已记不太清楚,好像有川乌、草乌、附子之类的。于是,根据系列检查结果,孟中林初步诊断患者为“乌头碱中毒”。后经赵艺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很快缓解,两天后出院。 自酿药酒需谨慎,小心变毒酒危及生命 据孟中林介绍,行医这么多年,这是第二次碰到饮用药酒中毒的事件。在此,孟中林提醒广大市民,药酒以酒为引,以中药治病保健,炮制过程中对酒和中药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中药,有严格的配伍禁忌,用药、用量、用法因人而异,各种成分一旦搭配出现问题或者储存不当,极易产生毒性,服用后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不建议自制或盲目饮用药酒。如需炮制或饮用药酒,需要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患有癌症、心脏病、肝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癫痫等疾病的人群,服用药酒更须谨慎。 那么,什么是“乌头碱中毒”呢?乌头碱类中药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和雪上一枝蒿等,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风湿顽痹的常用药。中国很多地区会用此药做药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痛及关节疼痛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乌头碱有较大的毒性,主要兴奋迷走神经、心肌,损害周围神经,用药不当常会发生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幸亏患者送医及时,才未危及生命。因此,广大市民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乌头类中药,因为它们都有足以致命的毒性,不要自制乌头类药酒及药膳,平时也要妥善存放乌头类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