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县人民医院 孟庆远
分级诊疗是我国医改重大或核心举措。县级医院应该有分级功能——用过硬的专业技术、广泛的服务项目和优质的服务来“拦截”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满足基层广大患者的实际医疗需求、治疗希望,让分级诊疗在基层能够按设计顺利、有效进行。其中,全科医学担负重要职责。 可以说,没有全科医学医生的话,县级医院就难以在分级诊疗中发挥作用,分级诊疗在基层就可能成为形式。 但是,目前县级医院全科医疗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基层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及县级医院的重视。那么,县级医院该如何开展与加强全科医疗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去做。 政策上必须大力支持 一是增加全科医学每年普招数量,并且定点培养;二是增加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基层全科医生数量;三是挖掘全科医生来源,可通过对乡村医生培训考核,让有资质的乡村医生成为全科医生来,并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家庭签约医生匮乏严重,已影响家庭签约服务的正常开展。 重视全科医学科建设 提升县级医院“留得住、看得好”患者的能力,必须提高县级医院医疗医技综合能力水平,全科医学是一条新途径、好渠道。 要将全科医学融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除了加大招聘全科专业力度外,还要自己培养转岗全科医疗人才,建立全科医学科,通过组建一流的全科医生团队,来提升县级医院的综合医疗能力。 借助医联体来发挥全科医学科的作用 全科医学是帮扶基层的主要手段与手法。发挥全科医学特点,通过基层医疗机构协助,县级医院能拦截基层大量病源。 乡村患者占县级医院就诊总量的90%以上。通过建立全科医学科,让其发挥职能作用,就能使大量患者在基层就诊。因此,建立基层医联体并让全科医生“下乡”服务很重要。 三级甲等医院参加医联体,大医院专家借助医联体有计划、制度化、常态化下基层,对上对下均有好处。县级医院全科医生及助理全科医生下基层也会对自身的发展有利。 设立全科病房 建立全科医学病房,能保证全科医学的规范化进行与发展,并凭借其特点,增加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影响力。 这需要从全科医生数量及就诊住院量或群众需求处着手来考虑床位数。有专家提出,县级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单独管理住院患者,每人可负责管理三五张病床。 明确职能分工和定位 县级综合医院要通过帮助基层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来扩大自己的全科医学影响,用“全科首诊、双向转诊”来明确职能分工和定位,对基层上转的危重疑难患者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减少区域内外转患者数量。 同时,用全科医学来重点协助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基层家庭医生团队相互配合,扩大自己的服务覆盖面。 这样,设立及发展全科医学,县级医院就能在分级诊疗中发挥职能作用,也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区域行业信誉与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