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唱响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
非河南户籍妇女也可享受免费筛查
从落地生根到独具特色
信阳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图片新闻
16家医院组建专科联盟打造区域医疗联合体
安阳市卫生计生系统无偿献血热潮涌动
1
11 1 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落地生根到独具特色
 

从落地生根到独具特色

    (上接第一版)
    此外,在医务社工服务实践过程中,社工们还开创了“12311”工作模式,即发行1份《陪伴与同行》医务社工简报;搭建两个困难病友救助平台,一个是贫困患者筛查平台,另一个是贫困患者微信众筹平台;面向患者、照顾者、医护人员3类对象开展服务;“孵化”1支医务志愿者队伍;维护1个社会支持网络圈/资源库。这个工作模式反过来又助推了医务社工服务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完成,医务社工服务的成效愈发明显。”陈伟良说,总体上来讲,医务社工架起了患者与家属、患者与社会、患者与公益资源、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桥梁,对于树立医疗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意义重大。
优势互补,建立“医务社工+”服务模式
    尽管医务社工服务成效明显,但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是,社工们的精力以及可使用资源毕竟有限。
    但是,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集预防、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防治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拥有造口师、疼痛医师、健康教育小组、心理辅导小组、饮食指导小组、肿瘤防治教育小组等专科护理小组优势资源。
    除此以外,近年来的持续探索,已使河南省肿瘤医院在国内医疗卫生行业没有成熟志愿服务模式的背景下,打造了“共青团关爱小天使”“新阳光爱心儿童课堂”“入院亚急诊 就医全绿色”“职能部室综合导诊”“玫瑰之约—造口人之家”“身心灵心理疏导训练营”共5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并拥有一支由党员、离退休职工、爱心人士等组成的多元化志愿者服务团队。
    “‘医务社工+专科护理小组+志愿者’的综合服务模式应运而生。”陈伟良说,医院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这也标志着引入的医务社工服务本土化,具有了省肿瘤医院的特色。
    在这一拓展的服务模式下,跨专业联合探访制度得以建立。医务社工从单独进入病区开展探访到同专科护理小组成员一起进入病区,了解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估服务对象的处境和所面临的问题,及时发现服务对象的需求,秉承“身、心、灵、社会”统一的全人关怀理念,使全方位的服务介入成为现实。
    医务社工开展的社区、健康教育等工作,“志愿者元素”有效融入。如社区工作中八段锦课堂的开设,就得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医健身志愿服务队的参与。志愿者教授患者及患者家属八段锦,充分发挥中医健身在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2016年4月1日开展的主题为“心灵沟通 快乐园地”医患沟通小组活动为例,这是“医务社工+专科护理小组+志愿者”组合服务的典型代表。来自医院“玫瑰之约—造口人之家”的20余位病友、病友家属,来自护理部造口学组、心灵关怀师小组的11位医护人员,共同参加了这一活动。
开创特色,临床心灵关怀应运而生
    肿瘤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肿瘤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的复杂性、长期性,这不仅会导致昂贵的治疗费用和繁重的陪护工作,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问题,使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结合2014年以来积累下来的医务社工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我们初步勾画出针对癌症患者——这一社会特殊群体的全人照顾体系。癌症患者在医疗需求之外,面临四大难题,也可以称为癌症患者的四大特征,即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问题和心灵问题。”陈伟良直言,统筹解决癌症患者面临的四大难题,需要团队协作,在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专科护士、心灵关怀师、志愿者、医务社工的基础上,医院又与香港临床牧关教育及教牧辅导协会合作,联合培养了40名助理临床心灵关怀师。
    这也是河南省首批助理临床心灵关怀师。他们今后将针对癌症患者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心理情绪问题,提供专业、整体的情感与精神支持和帮助,呵护患者柔弱的心灵。
    栗彦伟就是其中一位助理临床心理关怀师。当她以这一全新的身份去帮助患者的时候,她也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尊严。
    9岁男孩浩浩(化名),会阴部小细胞恶性肿瘤,多发骨转移,重度癌痛,生命进入倒计时。入院时,浩浩的精神非常差,白皙的脸庞上总是眼神漠然,少言寡语,疼痛时大声哭喊,拒绝任何人靠近或试图触碰其身体。
    经过了6次探访,栗彦伟运用专业知识,一点点地取得了浩浩的信任。约定时间见浩浩,和他一起看动画片,玩玩具;开学季,洞察浩浩急盼上学心理,及时疏导,鼓励他完成简单的阅读、书写作业,憧憬校园的样子。浩浩的疾病在进展,肿瘤增大,但恐惧和担忧一天天减少了;浩浩学会了面对困难,以及与医护人员交谈治疗过程和及时汇报不适症状的方式。
    历时3个月的陪伴,在某天夜里,浩浩还是离开了这个让他眷恋的人世,但心灵关怀师的一路相伴,让浩浩离开得很平静。浩浩的家人握手道谢时,泣不成声。
    “医务社会工作的全面开展,还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陈伟良说,需要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为医疗机构接纳社会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对于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工作给予业务指导,为医务社会工作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力,使我省医务社会工作事业不断前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