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慧彬
2017年8月31日注定是个在河南医疗卫生改革史上值得记录的日子。这一天,实施了60余年的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正式在河南省的公立医院“谢幕”,取而代之的是药品零加成政策覆盖全省公立医院。 2009年,酝酿多年的新医改转入施行阶段,从实施之初,药品零加成就一直是改革中讨论的焦点。之后几年,药品价格改革逐步推开,试点地区实施药品零加成。零加成实施之后,药品收入占医院的收入比例持续下降,医院的收入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召开,无疑为医改增添了动力。多年试水后,全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 改革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正如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阚全程所说,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意义在于切断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真正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以药养医”的几十年中,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药价虚高、回扣泛滥等问题一直为群众所诟病。此次改革后,群众看病更透明。 改革让医务人员更有获得感。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提高,是向医务人员这一群体的致敬。多年来,这一成长周期长、学习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承担风险高的职业群体,一直拿着与他们的付出不对等的收入,承担着体制问题所带来的误解与委屈。今后,他们的价值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他们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尊重。 改革让就医格局更科学合理。群众一直抱怨的看病难,其实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再加上医保对不同医院报销比例的确定,这对患者就医有较好的分流作用。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医改。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的收入补偿是否能到位?医院的发展是否会受到制约?这些都还需要在运行中检验。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每一步前行都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