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文晓欢 通讯员 谷东方
城市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深化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漯河市卫生计生委以健康漯河建设为统领,围绕打造豫中南区域性医疗中心和人口均衡发展先行区两大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抓改革、抓项目、抓巩固、抓创新、抓统筹,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走出一条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路径,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成为河南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典范。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后起之秀 国务院医改督导组组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在漯河调研时指出,作为全国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漯河市医改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等特点,很好地体现了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的效应,为全国医改工作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红霞说:“漯河的医改方案很有亮点,很多措施具有前瞻性,特别是医疗服务调价方案以及参与三明联盟进行药品耗材采购等均走在了全省6个试点城市前列。” 事实上,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之路上,漯河市可谓后起之秀。2016年5月,漯河市被确定为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然而,后来者居上,结合漯河实际,遵循“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漯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漯河市出台了《漯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得到国务院医改办和河南省医改办的充分肯定。 同时,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漯河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为了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漯河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主任的医院管理委员会,履行政府办医职能;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漯河市快速成立了综合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组、清产核资组、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组、分级诊疗与签约服务组、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组、宣传组7个工作小组,建立重点工作月台账制度,强力推进改革任务和措施落实;为了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漯河市政府设立了1000万元的学科建设发展基金,支持重点专科建设,引导医院优化结构,促进差异化发展。 自此,漯河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序幕徐徐拉开。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