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全球30个国家开展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22%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已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其中以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过敏性疾病最为常见。 目前,我国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人数正逐年上升。以世界平均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计算,我国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当以亿来计算。然而,这个庞大的患病群,因为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到病情严重时才就医,导致有些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8月7~13日是第二届“中国过敏防治周”,今年的主题为“防治过敏,正确诊断,规范治疗”。为了提高人们对过敏性疾病的认知度,记者专门采访了过敏反应科的相关专家,向群众普及过敏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过敏情况无处不在 “过敏性疾病是指由变应原(致敏物质)引起的机体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了组织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碍。”河南省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思勤说,在日常生活中,过敏情况无处不在:觥筹交错之后满脸通红,甚至背上也会布满小红点,这可不是能喝酒的表现,而是说明对酒精过敏;有一些严重酒精过敏的患者就是用酒精棉球消毒都会引发身体不适。有的人一吃某种食物就腹泻;有的人清晨起床一开窗户就打喷嚏;有一些爱美女士使用某种化妆品后皮肤刺痛;还有人必须时刻注意保暖,一不小心腹部着凉后,就会出现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还有的人看到毛毛虫就浑身不适,甚至恶心、呕吐……这些都是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现在正值夏秋之交,也正是夏秋季花粉症的高发期。夏秋季因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病。“像这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如不经治疗或误诊,25%~38%的患者将发展为哮喘,最终会成为常年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在全球1.5亿哮喘患者中,50%的成人以及近80%的儿童由致敏物质花粉引发,因此在这一季节要务必提高警惕。”王思勤提醒大家,在夏秋交替之际,市民出行要远离花粉这种致敏物质,尽量避免过多户外活动,要戴帽子和口罩,特别是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要格外小心,必要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出现症状时要检测致敏物质 过敏性疾病都有哪些诱发因素呢?王思勤说,主要有以下几类,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动物的毛发皮屑、室内尘土、尘螨、霉菌、羽毛等。食入性变应原:某些药物、食物,特别是鱼、蛋、奶及坚果类等。接触性变应原:羊毛、染料、化妆品、乳胶手套、镍制品。注入性变应原:昆虫叮咬毒液及某些药物。属于疾病范畴的过敏:从医学角度而言,过敏几乎涉及临床上所有科室。其包括过敏性哮喘、慢性咳嗽、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荨麻疹、皮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 检测致敏物质,目前的体内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和激发试验3种。体外检测一般通过抽血,检测血清中的IgE(人体的一种抗体)、特异性IgE和IgG抗体。 由于自然界的致敏物质总共有2万多种,可是目前技术仅能检测数百种,且患者出现过敏症状涉及多种免疫反应机制,所以即使某次致敏物质检测为阴性,也不代表患者没有过敏的物质。 王思勤说,对于患者而言,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判断是否属于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患者可能同时患有鼻炎、皮炎、哮喘等,出现过敏症状时,应当前往过敏性疾病专科门诊就诊。专科医生通过临床病史、皮肤试验、体外诊断等方式进行特异性诊断,不能单凭一两项检查结果即做出诊断。 过敏患者可进行脱敏治疗 王思勤说,如果检测出特定的致敏物质,可遵医嘱进行脱敏治疗。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免疫治疗的指导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 有指征时早期使用,可有效减轻过敏症状,甚至治愈。当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应迅速就诊,此时治疗首选肾上腺素,应由医生给予合适剂量。 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多,与长期、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也与遗传体质有关。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过敏性疾病的症状。过敏患者应乐观向上,避免焦虑情绪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明确存在致敏物质,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当有过敏症状发生时,需要合理应用对症药物,而这是防治过敏性疾病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大家也要多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讲座,了解正确的过敏防治知识,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