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汤阴扁鹊庙和艾园
鳖何以引“染指”之事
农村的采药人
绞股蓝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
立秋之后 养生“收”字当先
1
11 1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绞股蓝
 

□高亚丽

    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sù),自幼好学,能辞善赋。明朝初期战乱甫停,民不聊生。朱橚考察可解饥馑的野生植物414种,证实其花、实、根、干、皮、叶之可食者,分草、木、谷、果、菜五部,逐一绘图说明,取名《救荒本草》,以备荒年充饥之用。被后人誉为“南方人参”的绞股蓝,首次被收录在此书中。
    绞股蓝,葫芦科攀援植物,喜阴湿温和的气候,多生在林下、小溪边等荫蔽处,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平利县、甘肃省康县、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地。绞股蓝药用价值比较高,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
    传说古时候在广西大瑶山下,有一个樵夫因为不堪忍受财主的欺压,悄悄逃进了深山。当时正逢深秋,他又累又饿,晕倒在一条小溪旁。半梦半醒中,他看见一个长着白胡子的老头走上前来告诉他,吃长在溪边的一种藤蔓状野草,不仅可以充饥,还可以延年益寿,说完就消失了。樵夫惊醒后,果然看到身边不远处一块大石头后面,长着梦中所说的藤蔓状野草。饥饿难忍的他也没多想,拽过一把就往嘴里送,味道微苦,吃下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疲劳尽失。就这样,他靠着藤蔓状野草在深山里一待就是40年。待下山时,他鹤发童颜、身强体健,而山下和他年纪相仿的人早已是风烛残年。樵夫用来充饥的这种野草,就是绞股蓝。
    实验研究表明,绞股蓝对于促进肠胃消化吸收、补脑安神、调脂减肥、抗癌、抗衰老都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广大北方地区除非栽培,很少有野生的绞股蓝。因为绞股蓝和另一种中草药乌蔹莓外形相似,媒体上一再有误将后者当成前者泡水饮用致人中毒的报道。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乌蔹莓卷须和叶对生,而绞股蓝是卷须与叶同侧。
    (作者供职于永城市永煤集团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