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图片新闻
好规矩还是要重新捡起来
全国首次肾移植 儿童关爱夏令营举行
风起青萍不失志 雷响云巅始名扬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兴院”的腾飞之路
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双轨合一”
漯河城市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河南加大卫生计生监督员 执法技能培训力度
1
11 1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好规矩还是要重新捡起来
 

□常 娟

    这几天,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清华大学“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校规刷屏了。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规定,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新生入学后将进行游泳测试,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有趣的是,这不是清华大学管理者的制度创新,而是重拾90多年前的老校规。
    无独有偶,笔者近日去省内某大型医院探访,在病房楼内目睹了一个现象:陪护人员早上6时至下午3时每人持陪护证出入大厅,而且由专职人员检查陪护证,“陪护人员凭证进入”的标识也立在大厅醒目位置。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厅内安静祥和、井然有序,就连电梯口也不再排长队了。据了解,这不是该院的新规定,而是将十几年前就有的管理条例落地实施。
    一个是一流大学,一个是知名医院,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在笔者看来,实则做了同一件事儿:重拾好规矩。就清华大学而言,在于其意识到了近年来大学生体质普遍下滑问题,希望通过恢复游泳这一传统让本校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就医院而言,盲目扩张、无序抢患者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用过硬的医疗质量、贴心的医疗服务等吸引患者,以此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落实陪护证制度,就是医院自省、推行贴心医疗服务的举措之一。这种制度,一方面解决了探视人员过多,病房人员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还患者一个宁静的环境。
    事实上,实行陪护制度,也是在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力推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早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就推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把建立良好的医疗秩序作为一个重点,要求各大医院落实。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提出“加强诊区安全与患者隐私保护,为医患双方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行业良好风气”,并把其列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11项重点工作之一。“陪护人员凭证进入”就是在努力为患者构建良好的诊疗环境。
    回顾过去,类似“陪护人员凭证进入”这样的好规矩或许还有很多。我们不妨查漏补缺,将这些好规矩重新捡起来。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