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部分患者应谨慎使用布洛芬 |
|
布洛芬,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安全的儿科解热镇痛药物就包括布洛芬。 相对安全:目前退热药物主要有3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阶段仅推荐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安全有效的解热药物在儿科使用。 对持久高热疗效较好:在体温>39.2摄氏度时,布洛芬比同等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更有效,且退热时间更持久。因此,布洛芬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于持续高热不退的治疗。此外,布洛芬与阿司匹林退热作用相似,但布洛芬更持久、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更易耐受。 镇痛作用强大:布洛芬的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高16~32倍,常用于各种关节炎、牙痛、术后疼痛及癌症的止痛。另外,布洛芬还可以抑制白细胞活动及溶酶体的释放,从而降低局部周围神经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痛觉敏感性。 但是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果很严重。临床用药时,医生应注意该药的运用是否合理与安全。部分患者应谨慎使用布洛芬。 过敏性鼻炎、哮喘、鼻息肉患者:此类人群在初次使用布洛芬时应谨慎,因为布洛芬有诱发支气管痉挛的潜在作用,可加重或诱发哮喘,尤其是中、轻度哮喘儿童应慎用。 肾功能不全者:布洛芬只可作为解热镇痛药短期服用,若长期大量应用布洛芬后可能会发生肾功能损害。 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布洛芬可使出血时间延长,且有加重出血倾向,所以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应慎用布洛芬。 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水肿患者及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服用布洛芬有导致患者发生水钠潴留和水肿的可能,而红斑狼疮患者在服用布洛芬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性也非常高。 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老年人即使服用正常剂量的布洛芬,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或有潜在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虽然布洛芬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但可能引起新的溃疡,所以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或有潜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其他: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其他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不宜服用布洛芬。 明确用药方案 成人用药:最大限量为2.4克/天(国外≤3.6克/天),且严格控制用药时间间隔,建议4~6小时服用1次。 儿童:肝脏发育不完全,用药必须慎重,每次按体重每千克5~10毫克,每天3次服用最为适宜,用于解热连续应用不得>3天,用于止痛不得>5天。 体弱多病或老年人,尤其是心脏病患者或其他疾病已经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者,在使用布洛芬时应慎之又慎。 (石浩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