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
豫北农民将有3个“生命健康库” |
| |
本报讯 (记者文晓欢 通讯员崔 静 范庆玲7月上旬,“河南农村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瞻性序列研究”大型调研活动进入第二阶段数据采集和分析。基于这次调研,调研组将为豫北农民建立3个“生命健康库”,分别是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瞻性队列基线和随访数据库、生物标本库、豫北农村环境样本库。 据了解,该调研为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华中地区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的3个子课题之一,由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卫东领衔。 在该研究的第一阶段,课题组成员深入新乡县朗公庙乡、七里营乡等地开展调研,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19~79岁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健康相关行为因素进行调查。其中,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共有14个大类,比如肺功能、心电图、骨密度、眼底镜、腹部彩超、血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大便检测等。通过近两个月的活动,课题组顺利完成了1.1万人的样本采集工作,共采集健康相关数据100多万个。 “基于医学检验项目所取得的生物标本,我们建成了常见慢性病生物样本库,首批存储生物样本10余万份。到明年随访的时候,还将继续充实、完善样本库。”课题组主要成员、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老师李海斌介绍。 在第二阶段的工作中,调研组将组织专业人员利用暑假,将调查问卷和生物样本检验结果一一输入专用数据统计系统,建立第二个“健康库”——常见慢性病前瞻性队列基线和随访数据库。 此外,该研究团队还发挥学院学科和主要科研方向优势,同时开展了“环境与健康”相关的主题调研,组织专业人员抽样入户检测部分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中的各项环境指标,包括空气、土壤、水等。调研统计结果将被用来建立豫北农村环境样本库。这个样本库将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作为科技部重大课题的有益补充,与课题的基线和随访调研结果一起,综合、系统地分析影响我省农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模型;另一方面,课题组将定期开展随访,继续开展调研工作,将调研结果补充到数据库中,在一定周期内建成独立的豫北农村环境样本库。 这3个“生命健康库”的建立,对于掌握自然人群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探讨慢性病的遗传易感性、行为和环境影响因素,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慢性病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开发评估系统应用平台发挥作用,从而为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提供科学依据,为流行病学与系统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来阐明慢性病发生机制提供物质基础,精准造福豫北农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