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常见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疗法
“善恶难分”的对乙酰氨基酚
辨证论治恶心呕吐
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也要谨慎
1
11 1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常见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32岁的吴先生喜欢打羽毛球。一次打完球后,他出了一身汗,回家洗澡后就打开空调,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晚上睡觉前,吴先生觉得左耳不舒服,没在意;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出现耳后跳痛、左口角麻木流涎、左眼睁不开等症状。在医院神经内科,吴先生被诊断为面瘫。近日,武汉某医院一天就收治了8名面瘫患者,他们的患病原因都是吹空调过多或不当。

郑州中泰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 张旭光

    面瘫属于面部神经疾病。常见的面部神经疾病主要有面肌痉挛、面瘫、梅杰氏综合征、三叉神经痛与顽固性偏头痛,前3种病属于面部运动方面的疾病,在临床中都发生在面部,很容易混淆,而三叉神经痛与偏头痛是面部感觉方面的疾病。本文将针对这几种常见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一一讲解。
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症状一般表现为面部一侧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精神越紧张,越激动,越见生人越抽得厉害,严重时可看到一侧眼皮挤在一起,不能睁眼。这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压迫面神经根部造成的疾病,常见的血管是小脑前下动脉或后下动脉挤压面神经根部,生来就有,但又是后天发病,一般三四十岁以后才会逐渐出现眼皮跳、嘴角抽的症状。
    目前,根治面肌痉挛的唯一方法就是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在高倍显微镜下暴露面神经根部,找到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用医用涤纶材料把血管和神经分开,使面神经不再受压,面部抽动即可终止。这就好比电工把电线短路连线的地方分开,用绝缘胶布隔开,电路故障就解除了。
面瘫
    要如何区分面肌痉挛与面瘫呢?首先,面肌痉挛又叫面抽,是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主要特点表现为阵发性和不自主性;而面瘫是面神经炎引起的症状,又叫面部中风,是一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眼闭不严,嘴歪向对侧,吃饭漏饭,鼓腮漏气;其次,两种疾病都是发生在一侧面部,一个是抽动,一个是不动,面瘫后遗症中有面肌连带运动,一眨眼嘴角就动一下,不眨不动,和面肌痉挛的抽动不一样,要注意区别;最后,在治疗方法上,面肌痉挛只有手术才能根治,面瘫大部分不需要手术,但需要手术的一定要注意手术的时机。
    对于面瘫患者,大部分是不需要手术的,手术只适应用于少部分疱疹病毒引起的严重面瘫。经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判定是否需要手术的标准为面部肌电图,若结果显示神经损伤比例在80%以上,或显示重度损伤,则肯定要留下后遗症,可通过面神经管减压术,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最佳手术时机一般在发病21天到3个月,最长时间不超过两年,越早手术效果越好,风险极小。
梅杰氏综合征
    梅杰氏综合征又称眼口轮匝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面部肌张力失调样不自主运动。此病以老年女性多见,多以双眼频繁挤眼为首发症状,睑下垂和睑无力也很多见,部分由单眼起病,渐及双眼,其余首发症状有眨眼频度增加、精神疾患、牙科疾患、其他部位的张力障碍(主要在颅颈部)。睑痉挛在睡眠、讲话、唱歌、打呵欠、张口时改善,可在强光下、疲劳、紧张、行走、注视、阅读和看电视时诱发或加重。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和针对药物治疗无效而采用的颅内起搏器植入术。
    面肌痉挛是由先天血管畸形压迫面神经根引起的,多单侧挤眼,多阵发性不自主抽动,极少双侧,通过微血管减压手术,98%的患者能获根治。而梅杰氏综合征是由后天因素引起,多与脾气性格有关,多见于好钻牛角尖、好较真的人,表现为双眼频繁挤眼,极少单侧,且需要综合治疗控制症状,较难根治。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四五十岁以后容易发生。三叉神经分三个分叉,第一支为眼支,支配眼裂以上的额头部位;第二支为上颌支,支配上牙槽和嘴巴以上、眼睛以下的脸部;第三支为下颌支,支配下牙槽和嘴以下的脸部。最容易和牙痛混淆的是三叉神经第二、三支的疼痛,但是只要了解三叉神经痛的特点,鉴别就非常容易。
    三叉神经痛多发于成年人或老年人,发病率为1.8‰,70%~80%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高峰年龄组为50~60岁组,女性略多于男性,右侧多,三叉第二、三支受累多见,疾病骤发、骤停,有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来得快去得也快,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根受到血管的压迫诱发三叉神经痛,这种原因和面肌痉挛的病因是一样的,占发病数量的70%左右;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往往跟颅内肿瘤或者三叉神经本身病变有关系,占发病数量的20%~30%。目前,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非手术治疗(药物、射频热凝)和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
顽固性偏头痛
    关于顽固性偏头痛的发病机理有多种学说,其中血管收缩舒张机能障碍、血管活性物质改变等对相应神经的压迫或刺激以及持续的肌肉痉挛是偏头痛的主要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部重压感、头昏、偏头部搏动性跳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单侧眼溢泪、球结膜充血等。
    普通的偏头痛可通过药物治疗,但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好的顽固性偏头痛,可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这种术式和面肌痉挛手术类似但不进入颅内,即通过在显微镜下对耳颞神经、眶上神经或枕大、小神经进行松解减压,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效果确切,手术治愈率可达95%。
 (本报记者史尧整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