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产妇胎盘早剥 新生儿情况危急 医生跑着来抢救…… |
|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白 鹏 7月9日凌晨1时许,巩义市人民医院儿科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值班室的电话铃声响了。“一位怀孕32周的产妇胎盘早剥,存在大出血倾向,母子生命危在旦夕。现已在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手术,请快速派医生到手术室做好早产儿抢救准备。”这是巩义市人民医院产科主治医师吴俊鸽打来的电话。 “人命关天,刻不容缓。”儿科NICU病房值班主治医生李静静抓起衣服就往手术室跑,由于天空中下着小雨,天黑加上路面湿滑,快速奔跑中的李静静一脚踩空,打了一个趔趄,面朝下重重地摔了一跤。职业习惯容不得她多想,便用力爬起来接着跑,但此时,剧烈的疼痛虽然使她一瘸一拐地慢跑,但是赶往手术室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来。 此时,在手术室内,由妇产科主治医师吴俊鸽,麻醉科主治医师张博等医务人员临时组成的抢救小组,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由于该产妇出现重型胎盘早剥现象,母子生命都危在旦夕。必须终止妊娠,进行剖宫产手术,以确保大人和尽可能确保胎儿的生命安全。 凌晨1时许,怀孕32周的刘女士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和腰酸、腰痛,并持续加重,并伴有恶心、面色苍白、大汗、脉弱、少量阴道出血及血压下降等症状。腹部检查:触诊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现象。 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巡回护师发现该产妇的异常现象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吴俊鸽,吴俊鸽等迅速做出了“重型胎盘早剥”判断,立刻让产妇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上胎心监护仪,立即启动院内危重孕产妇紧急救治流程;手术室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冷晨1时10分,为患者急行剖宫产手术。儿科NICU病房医生到手术室待命,以确保胎儿生命安全。在维持孕妇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救出了胎儿。 在紧张有序的手术室里,汗水湿透了医务人员的衣服,他们顾不上这些。凌晨1时18分,刘女士以剖宫产顺利娩出一名男婴,由于新生儿早产,加之母亲失血过多,男婴被取出时就处于没有呼吸、也无反应、仅有微弱的心跳状态。医务人员立即采取心肺复苏、呼吸机急救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男婴的状况得到及时缓解,心率、呼吸逐步恢复正常,随后被送入儿科NICU继续观察治疗;胎儿被取出后,经过及时进行宫体肌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多科室联合抢救,产妇的出血症状和异常情况得到了控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至此,母子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发现坐在地上的李静静不对劲儿,一问,才知道她在跑来的路上摔伤了。再一看,膝盖上的血迹早已结成血痂,手腕红肿着,还残留着血迹的嘴唇肿胀着。经检查,李静静上唇及牙龈处裂伤出血,上门牙松动,双膝盖及双手腕处红肿挫伤。当大家问她后悔吗?她回答:“痛点儿也没啥,母子平安就好!” “重型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胎儿未娩出前,胎盘可能继续剥离,难以控制出血,可以说,每一秒对孕妇和胎儿来说都性命攸关。持续的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等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终止妊娠。”吴俊鸽说,此次抢救能够“速战速决”,是因及时、准确无误地判断病情和及时干预。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2或以上时,胎儿会因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对抢救产妇也会增加难度,甚至会出现重度的肾功能损害等。 在此,吴俊鸽也提醒广大孕妇:胎盘早期剥离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是伴有疼痛性的阴道出血,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症状,一定要慎重。 一般轻型胎盘早剥: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颜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体征不显著。重型胎盘早剥:以内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为主,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和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及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症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