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让河南儿科影响力辐射全国 —— 郑州儿童医院构建儿科医联体纪实(下) |
|
(上接第一版)打造河南儿科医联体,目标是要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儿科的分级诊疗。推进分级诊疗,根本目的是让百姓认可、孩子受益。国家深入推进新医改、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方便河南儿童就近就医,还有医院自身发展、打造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都离不开分级诊疗的推进。 作为理事长单位,郑州儿童医院一向精准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其功能定位为救治疑难危重患者,规范诊疗手段,攻坚核心技术,不虹吸基层病人,打造综合性儿科医疗服务基地,承担儿童疾病防治与保健“思想库”的重要角色。作为成员单位,则要借助儿科医联体的大好平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优势学科,紧跟发展步伐,满足儿童就医需求。 郑州儿童医院还致力于搭建平台,引领区域儿科发展。该院现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84人、硕士博士467人,人才力量和专家团队实力雄厚。通过“一对一”的长期帮扶、“点对点”的按需帮扶,打破了院际壁垒和单位学科界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通过大型义诊活动,切实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孩子家门口;通过共商管理,将理事长单位好的管理方式辐射至下级医院;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手段和广泛的学术交流,让基层医师思路更开阔、操作更规范、交流更便捷,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专家建议,下一步,河南儿科医联体的推进,还要继续打破条块分割、合作缺乏制约、政府相应配套政策滞后等现象。只有医联体成员单位真正“接得住”,上级单位真心“愿意放”,群众主观“乐意去”,医联体才能健康发展。记者了解到,郑州儿童医院做实“六个方面”的工作,开展“十百工程”,真正体现了“愿意放”的决心、“真心放”的策略,为的是持续提升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效果已经显现。 随着河南儿科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创建全国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橄榄枝”也悄然降临。 打造全国儿科区域医疗中心 2016年12月,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决定创建6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包括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这一机遇,“落”在了郑州儿童医院里。 建设河南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需要省、市在政策方面的倾斜、人才引进、经费保障、品牌发展、信心共享等方面给予多方面支持。该院将依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规划和设置标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细化、分解标准细则,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针对河南儿科病床数、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科力量分散、儿科医学生培养断档、专科医师流失严重、供需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郑州儿童医院在推进建设河南儿科医联体、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时,也有统筹考虑。 记者了解到,郑州儿童医院正在筹划增挂河南儿童医院、郑州大学儿童医院的牌子,以提升其科研、教学实力,强化其在全省儿科诊疗体系中的引领作用。该院将通过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增优势、补短板,实现合理布局、结构优化和能力建设,促进现有儿科资源整合和区域内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全面加速医教研水平,切实缓解儿童看病难现状。 推进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都有哪些路径呢?该院的选择是:深入推进向上联合,牵手国家儿童医疗“航母”借力发展;实现向下延伸,领航河南儿科医联体发展。 早在2003年,郑州儿童医院就与北京儿童医院结缘,聘请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北京儿童医院院士张金哲为名誉院长,并在院内建立了河南省儿童疾病防治院士工作站。成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批成员单位、国家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单位后,郑州儿童医院用好平台、借势发展,与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夯实了诊疗实力,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2014年牵头组建河南儿科医联体后,郑州儿童医院遵循“全省儿科是一家”的理念,逐步完善“五驾马车、四轮驱动”的医联体理论,推动合作共赢、错位发展。在此框架下,医联体运行3年,成员单位实力大增,牵头单位郑州儿童医院地位更加巩固。更加通畅、有序的分级转诊四级儿科诊疗体系,正方便着越来越多的儿童患者。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河南省儿童急救中心揭牌仪式暨河南儿科医联体学术研讨会上,河南儿科医联体新增41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山西、山东、内蒙古等省份的6家成员单位。大会召开第二天,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妇幼保健院发来申请,希望加入河南儿科医联体。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儿科医联体的影响力,正逐步辐射全国。周崇臣表示,郑州儿童医院将上联北京儿童医院,下建河南儿科医联体,不断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作者为《健康报》记者胡晓军,通讯员万道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