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火车上的相遇 |
|
本报记者 李 季 6月6日,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潘庆丽收到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解危救急,医德高尚”8个大字。这是几天前,她结束在北京为期3个月的进修后,在返回开封的火车上救治一位急性腹痛患者送给她的锦旗。 潘庆丽告诉记者,当时是凌晨1点钟,她在距离开封还有15分钟路程就要下车时,听到列车长正焦急地呼唤:“有人突然得了急病,需要医生,车上有医生吗?”潘庆丽连忙举起手,告诉列车长:“我就是医生,患者在哪里?” 列车长说患者在11车厢,并问潘庆丽在哪里下车,潘庆丽说在开封。列车长犹豫了,因为要是从1车厢穿过拥挤的10个车厢,还拖着笨重的行李到达11车厢,有可能耽误下车时间,列车长犹豫不决。潘庆丽迅速决定,行李留在原车厢,若是到了开封站,由列车员把行李放到站台即可。 潘庆丽只身快速奔向患者,到了11车厢,发现一个小伙子蜷缩在座位上,面色苍白,大汗,痛苦不已地捂着肚子。经过初步检查,潘庆丽考虑其为急腹症,需要赶紧住院检查,否则一旦腹腔脏器穿孔,会导致腹膜炎和感染性休克,甚至威胁生命。患者是山东省聊城市人,听到潘庆丽这样说,患者很犹豫。潘庆丽告诉患者和他的朋友,到聊城市还需要6小时,这6小时很关键,不要贻误了病情。这时患者疼痛程度更加严重了,已经不能忍受。 潘庆丽到站了,列车长留下了她的电话,准备患者有事时,再和她联系。潘庆丽在临下车时,再次告知患者:“下车看病,我家就在医院旁边,我爱人也是医生,他现在正在出站口接我。你若下车,我将以最快的速度联系救治你的医生。”就这样,痛苦不堪的患者和潘庆丽一起下了车,坐到潘庆丽家的汽车上,潘庆丽以最快的速度拨通了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的电话。急诊科值班医生郭大峰、张伟接到电话后,积极准备救治患者。潘庆丽夫妇则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医生快速给予患者检查、化验,腹部X平片提示有腹腔积液,彩超提示胃穿孔。该院普外科医生以最快的速度给予其腹腔镜微创手术修补胃穿孔的部位。 6月6日,这名大病初愈的山东小伙子带着家人找到潘庆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送上锦旗说:“多亏火车上的相遇,多亏火车上您耐心地劝说,否则我们意识不到病情的严重性。”同时,小伙子的家人也感谢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团队,由于急救团队的医术好,及时把孩子的病治愈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