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哮喘治疗:给气管做“整形手术”
一句话新闻
全省爱国卫生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武汉举行
郸城县着力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
镇平县卫生计生委安排部署卫生计生监督工作
护理团队成为健康教育视频“能手”
河南刮起合理膳食“风暴”
新闻图片
1
11 1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郸城县着力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
     本报讯 (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杨光贞)近来,郸城县按照“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保障全县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郸城县开展“四卡”暖心活动,施行医疗优惠优待。该县为贫困人口办理重点帮扶对象医疗优惠卡、65岁以上老人就诊优待卡、双农独生女儿优惠就诊卡、结对帮困助医卡,方便贫困人口患者优先就医。持卡人在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均可享受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在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因病住院开通绿色通道,免费挂号;儿童接种二类疫苗只收成本价;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由300元增加至550元;在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B超、DR、CT等),收费标准下调30%。
    郸城县调整统筹补偿方案,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时,门诊统筹报补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在县内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报补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住院的,乡级补偿起付线由200元降为100元,县级补偿起付线由500元降为300元。开通城乡居民医保三次补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除政策规定不属于报销范围的自费费用外,合规费用年度累计2000元以上的部分(不含2000元)由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全额补偿,其余部分由民政部门通过民政救助进行解决。贫困人口转诊时,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引导贫困人口住院时使用政策规定报销范围的诊疗项目和药品。将建档立卡的参合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费用年度补偿限额由500元提高到2000元。同时,扩大医疗康复项目报销范围。针对病残、伤残、先天性残疾等所致的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将康复评定、气压治疗等7项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并对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的支付进行规范。
    郸城县实行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无钱住院现象。贫困参保患者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免收住院押金,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负部分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城乡居民医保补偿费用由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后由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大病保险承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结算。
    郸城县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该县开展以按病种分组付费改革为主的城乡居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按病种分组付费病种扩大到216种;将腱鞘囊肿、肾结石、内外痔等13个病种的手术治疗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日间手术报销,报销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80%;建立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价格谈判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郸城县调整大病保险制度,增加意外伤害补偿比例。制定贫困人口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将贫困人口意外伤害纳入保险保障,减轻贫困家庭因意外伤害带来的身故、伤残和医疗费用负担。
    郸城县设立“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方便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在县城乡居民医保服务大厅设立贫困人口补偿绿色通道窗口,对贫困人口办理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报销手续进行集中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并对贫困人口进行答疑解惑,真正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每个贫困患者身边。
    郸城县开展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一方面,对就医需求进行管理。贫困群众家庭纳入签约服务范围,将贫困群众的签约率和服务质量纳入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分级诊疗制度,按照基层首诊、逐级转诊模式有序就医。另一方面,规范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和收费行为。规定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不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分别不得超过医疗总费用的2.5%、10%,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不计入大病补充保险报销范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