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以症求证治疗结缔组织病
认识本草
中医药在肠痈治疗中的应用
防治慢性病 健康教育、规范管理最重要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1
11 1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防治慢性病 健康教育、规范管理最重要
 

    慢性病是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一般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还有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先天异常等。慢性病是目前世界上最难根治的疾病之一。
    想要更好地规范慢性病的治疗管理,基层医务人员千万不能忽视对人们实际生活和慢性病诱因的关注。引发慢性病的原因有很多,大家不妨试着从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来理解。
    社会因素  “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这些话都道出了“吃”的重要性与危害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美食走上餐桌,吃饭不忌口、重油重辣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极易导致慢性病多发、高发,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吃药,也是“吃”的问题之一。“是药三分毒”为人所共知,但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特别是西药,尤其是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有药物残留,能严重破坏细胞平衡,引发疾病。
    环境污染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当前,空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环境污染严重,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体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率与水污染有关。此外,手机、微波炉、电脑、冰箱等,也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分裂周期,导致细胞病变,蚕食人体健康。
    人为因素  在农村甚至有些城市,还有很多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小病拖、大病养、自主服药,是慢性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小病拖:有的患者早就感觉身体不适,但是拖着不看,等疾病严重了再去医院治疗却为时已晚。大病养:有的患者不坚持按时服药,感觉症状消失了就自主停药,疾病再严重些就自行加大药量。自主服药:有的患者一听别人说哪种药治疗疾病效果好就立即换药,并不咨询医生;更有患者看过一次医生后三五年不复诊,始终根据同一张处方自己在药店买药、吃药。
    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病急乱投医也是人之常情。笔者认为,要解决这类问题,关键还得把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做到位,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识程度,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营造规范治疗、正确服药的氛围,让患者充分认识不按医嘱私自服药的弊端。
    此外,基层医务人员可以参照相关的慢性病管理制度(如结核病管理制度),规范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基层医务人员可以把每个村的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组织起来,登记造册,并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为林州市原康镇东坡村卫生所医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