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2016年9月6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大三女生在学校宿舍内猝死。室友称,这位学生生前常因劳累发烧;家人称,这位学生4年前曾因患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住院治疗。目前,这位学生的死因仍待调查。
专家讲解
本期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崔公让
通常情况下,结缔组织病引起猝死的发生率颇高:一是因为结缔组织病有可能对心血管传导系统带来损害,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二是因为结缔组织病的急性期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结缔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元胶原、纤维素、黏多糖,人体的骨骼、肌肉、血管、肌腱、韧带等都由其构成,但比例不同。因此,结缔组织病又称胶原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包括组织硬化症、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发病时,一般有3个共性:发烧时体温与血象不同步;晨僵;关节肌肉疼痛。 进行性组织硬化症多发生在少年、青年、中年女性身上,发病早期往往有持续性低烧、关节疼痛、晨僵、雷诺综合征等。患者指端皮肤僵硬,呈非指陷性水肿,手指呈腊肠样改变(皮肤肿胀、僵硬);面部水肿,面容不自然,皱眉动作消失或者减慢,鼻尖钩明显加深,嘴唇变薄,有放射状纹理,口裂缩小,甚至张口困难。 患者胸骨柄后有烧灼样疼痛感,吞咽有阻挡感,大便时干时稀,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心包积液等。 组织硬化症病因不明、病程很长(4~6年),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结缔组织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以症求证。求证时,症是指单一的临床症状,证是指临床症状的综合。 前不久,有一位结缔组织病患者前来就诊,主要症状是肢体遇冷后出现雷诺综合征,肢体僵硬,遇寒怕冷、关节肌肉疼痛。患者脉细弱,苔薄白,属寒凝证,寒凝经络,结果是患者体内关节肿胀,虽然是非指陷性肿胀,但是夹湿。对于这位患者,治疗原则是温阳祛痹、化湿祛瘀,可以融合四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进行治疗。 我们认为,寒、湿、瘀是结缔组织病的致病因素。 那么,常用的中药治疗的3个阶段方案也出来了:第一个阶段着重散,散的是寒;第二个阶段着重化,化的是痰;第三个阶段着重补,补的是肾阳。 (张玉坤、刘伟迪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