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专 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第二版:动 态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句话新闻
精诚合作 共创明天
郑州仁济医院与上海远东宏信医疗健康集团签约
他带着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回河南啦
图片新闻
新野县人民医院“四大系统查房”惠及患者
女子持续胸痛数小时 医生全力救治终脱险
邓州市合理用药暨药房药库现代化管理培训开班
1
11 1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他带着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回河南啦
 

——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维和之星”李秋泽

本报记者 李 季  通讯员 许湘兵

    在世界上最危险、贫困的角落,有一群戴着蓝色贝雷帽的中国人,他们用生命守卫着希望与和平。自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先后派出6批医务人员参加南苏丹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在国际维和战场上,他们用过硬的作风、精湛的医术和负责任的担当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2015年8月,该院心胸外科的李秋泽通过了选拔,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这次的维和任务与以往相比,面临的形势更加险恶,担负的任务更加艰巨,经受的考验更加严峻:第一次执行长达12个月的维和任务,第一次亲历战乱冲突的正面威胁,第一次在枪炮声中开展批量伤员急诊急救……”2016年12月26日,已回到医院上班的李秋泽如是说。
    在维和任务期内,李秋泽主要从事医疗救治工作、翻译工作和摄影宣传工作。医疗救治工作包括担负维和基地(南苏丹西战区)4个州联合国民事工作人员、维和警察、维和军人共计4000余人的院前急救、院内诊治及医疗后送等保障任务,担负瓦乌基地约2.5万名难民的重病医疗救治任务,担负周边地区军事人员医疗航空转运的临时医疗保障任务。翻译工作包括负责医疗队所有外事活动、友好交流、医疗工作汇报、参观来访的解说和翻译,以及每天工作邮件的文字翻译和收发。摄影宣传工作包括负责医疗队所有医疗、后勤、生活娱乐等活动的摄影宣传报道及为军地媒体提供宣传图片。李秋泽在维和工作中表现出色,尤其是顺利完成了急诊急救手术,批量车祸伤员、枪弹伤员救治,批量难民孕妇接生等有影响、有技术、有赞誉的急难险重任务,深受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简称联南苏团)、瓦乌基地、各维和出兵国和当地政府民众的好评,并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获联南苏团西战区“司令嘉奖”和“联南苏团医疗特别贡献奖”。
    在医疗救治工作方面,李秋泽在维和医疗队中担任门诊部主任、外科组长。他在担负维和任务的12个月内,门诊接诊病人1500人次,从维和基地司令到普通难民,从心血管重症到普通感冒,无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发生。他在外科工作中完成外科手术40余例,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实施的手术有头颈部肿瘤切除、枪弹伤取子弹及清创探查手术、剖宫产及顺产接生婴儿16例,包括1例龙凤胎接生手术。去年9月18日,医疗队刚抵达任务区的第二天,就接诊一名急腹症、化脓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的加纳警察。当时交接工作千头万绪,但病人的病情不容等待。李秋泽主刀为病人顺利实施了手术,新华社非洲分社和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2016年2月11日的一个夜晚,李秋泽收治1名临产孕妇,紧急实施剖宫产手术,接生一对龙凤胎,取名“吉祥”“如意”。这也是瓦乌任务区执行维和医疗任务以来接生的第一对龙凤胎,此事被央视国际频道及新闻频道报道后,反响强烈。2016年5月25日,李秋泽和同事们接诊12名车祸伤员。全体医务人员快速反应、精诚协作,经过连续24小时的紧张工作,除1人来院时已经死亡外,挽救了3名重伤员的生命并上送至乌干达三级医院进一步救治,8名轻伤员也得到妥善治疗,此事受到基地安全部门和病人家属好评。从2016年6月25日起,由于当地发生武装冲突,仅在战乱的3天内,李秋泽就对7名产妇实施了接生手术,还救治了枪弹伤员多人。在这些重点医疗救治工作中,李秋泽坚守在手术台上完成手术,或在一线值班抢救病人。在群体伤员救治中,李秋泽在一线进行业务指挥,使得救治效果满意,获得维和司令部的认可和表扬,在维和基地树立了中国医生的好口碑。因医疗工作完成得圆满顺利,李秋泽受到维和基地丹尼尔司令、州协调官温妮女士和医疗队领导的认可和表扬,第一批最高票数当选“维和之星”,其维和事迹多次被央视国际频道、军事频道、英语频道和新华网、中国军网等媒体报道。李秋泽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