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文/图
这几天,一条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在这条“有图有真相”的信息里,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仵荣会工作时的情景令人动容。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制作这条信息的是前几天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这里住院治疗的患者魏女士。魏女士在此次住院治疗期间,虽然仵荣会不是魏女士的管床护士,但是因为魏女士以前住院时和仵荣会有过交往,因此两个人很熟悉。这次住院治疗期间,魏女士一直想找仵荣会聊聊天,但是因为仵荣会太忙而未能如愿。 很快,魏女士就就要康复出院了。临走之前,魏女士看到仵荣会还在忙着给患者换药,就悄悄地跟着仵荣会,偷偷地用自己的手机把仵荣会工作时的情景拍了下来。回家之后,就把自己拍的照片和有关仵荣会的内容编辑好,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 让人们想不到的是,这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短短一天时间,这条信息就有数千阅读量。 仵荣会是2014年度河南省“最美护士”。她从医30多年来,书写了30多年工作无差错的佳话。不仅如此,被查出罹患癌症后,她一如既往热爱工作、生活态度积极,并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带给她护理的患者。 仵荣会自1985年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12年前,查出患了宫颈癌,经过手术和化疗之后,她又立即投入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 因为曾经是患者,仵荣会更能把握患者的心理,“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以想,事事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成了仵荣会的秘诀:患者情绪急躁,她就多安慰;患者没有家属陪伴,她就从方方面面照顾;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她就以身说法,多给患者讲解健康知识…… 仵荣会一直说:“我虽然得过癌症,但是请不要把我当患者。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还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仵荣会始终相信,没有不讲道理的患者,只有不到位的服务。仵荣会所在的病区有一位70多岁的脑出血女性患者,因为做手术剃光了头发,仵荣会怕患者冷,就把自己的毛线帽子拿来给患者戴;老人大便干结,经过治疗效果不佳,她就用手帮老人抠大便。还有一位老年患者,因其子女工作忙,不能经常陪在身边,仵荣会就在家里做好饭带给老人吃……仵荣会从不看人下菜碟,不管患者是什么身份,她都一视同仁。 除此之外,仵荣会还要求自己换位思考,用一些肢体语言和患者进行心灵沟通:宣教科普知识时,她把生硬的医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交流起来就像“拉家常”;她为患者掖被子、洗头、剪指甲等,一切都那样自然、随便,像家一样。 越来越多的患者和魏女士一样成了仵荣会的朋友甚至“粉丝”。前不久,一位老人拄着拐杖专程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找仵荣会。这让仵荣会一头雾水。看着一脸迷茫的仵荣会,老人动情地说:“28年前,我来咱们医院看病,那时你还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姑娘呢,可你的善良和热情让我印象深刻……这次我来咱们医院看病,专程过来看看你!” 不少人认为,一心扑在工作上,估计家庭就照顾不了。仵荣会却两不耽误。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资格老指挥年轻人干这干那,反而是年轻同事有啥难处,都会找“仵妈妈”帮忙。“仵妈妈”一出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她的儿媳妇也是一位护士,婆媳俩一见面,除了聊聊当前流行的服饰和美食,交流工作也成了常事。“我把我30多年来积累的护理工作经验传授给她,她把最新学习的知识教给我,我们的关系比我和儿子还亲!”仵荣会一脸幸福地说。 仵荣会之所以能热情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她积极向上的心态。她说:“人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累坏,只会因为想不开而郁闷。可以为患者服务,这说明你是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想,就可以体会到忙并快乐的感觉,就不会感觉累。”

亲如一家

悄悄话
记者手记
优雅,让人“如沐春风”
初识仵荣会,是在2014年度河南省“最美护士”颁奖礼上。当时,记者觉得这位女士很优雅。 前两天,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采访时,记者见到了这位“最美护士”。 真诚、热情、有亲和力,是仵荣会给人的深刻印象。虽然她和记者交流的时间不到一小时,但是记者却感觉和她已经认识好多年。她对人的那种真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如沐春风”这个成语。 虽然多年来奋斗在临床一线,一直忙于琐碎的临床护理工作,仵荣会却能经常保持那种浑然天成的优雅大方,加上她待人接物真诚热情、对工作和生活的阳光态度,使每个和她打交道的人,不管是初次相见,还是已经有过接触交往,都会觉得这是一个知心的大姐姐,有什么烦恼和她一说就没事儿了。 有时候,仵荣会还会和人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让你不由得会心一笑,感觉更亲近了。 愿仵荣会式的白衣天使越来越多,愿更多的患者可以在就医时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