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六版:视 界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药在美国政策环境趋好
中医博客
数据化将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商机”
中医发展急需适宜政策环境
黑龙江4个科研项目成为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
苗药成销售额最大民族药
浙江中医药大学承办葡萄牙孔子学院
1
11 1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中医发展急需适宜政策环境
 

□毛得宏  阳 练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问题
    伪中医流行  社会上充斥着一些打着中医旗号的伪中医和违法医疗机构,号称“能迅速起效的纯中药”“只切脉就知道长没长肿瘤”等,从排毒、祛火等方面做文章。他们依靠虚假医疗广告等手段蒙骗老百姓,对中医药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一些中医医院盲目扩张,不断引进西医设备和采用西医治疗办法,不利于中医医院内部中医特色的发挥。
    中医医生西化倾向严重  中医药大学采用的中医教材,表面上用的是中医的词汇和术语,但内在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这些术语的理解,都是西医系统。同时,培养学生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和培养内容对建立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非常不利。忽视中医思想教育,在教学方面,中、西医学时几乎对半,临床时间太少。中医药院校学生毕业分到医院,整天和抗生素、输液打交道,不但中医药专业水平得不到提高,从事中医的自豪感、自尊心也逐渐消失。这不利于建立完善的中医思维。
    国家财务政策不配套  现行医保、公费医疗政策对使用中医中药、适宜技术扶持不够,特种病门诊未将中医药治疗列入医保目录,针灸和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未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院内制剂未纳入医保范围,这使得患者对选择中医药诊疗手段以及医院对使用中医药诊疗手段的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另外,中医医疗服务收费低廉,人力成本高,致使中医药队伍人员流失,设备更新困难,也不利于中医药诊疗技术的广泛推广。各方面投入不足,资金缺乏保障,均制约着中医药学者的创新力。
    中药材质量不稳定  目前,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一些宝贵的中药材单产低、质量差、资源濒临枯竭的现象较为普遍,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残留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在中药的物质基础、应用理论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研究都不够深入,致使药材有效成分流失,中药饮片质量不稳定。
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尽快出台《中医药法》,从法律上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固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对中医药科研、中药材的种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医院的发展等,都应予以大力支持。
    其次,按照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完善合理的中医药服务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在医保政策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倾斜;探索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中医药人才发展的,也适合继承传统医学和传统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
    再次,国家对中医药人才的就业给予政策扶持,建立适合中医发展的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医院及中医药学生的专业水平考核。国家应对中医药市场、中医药机构的准入进行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伪中医、非法行医行为。
    最后,国家应大力发展道地药材,保证中药材质量。寻找民间有特殊技能、掌握特殊诊疗方式的人士,挖掘、收集、整理这些诊疗方式,加以研究和推广。
(作者供职于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