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新野县积极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袁钟: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者
新县整合老区中医药资源 实施龙头企业精准扶贫
图片新闻
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
爱心护士上门护理空巢老人
焦作市中医院冬病夏治受关注
1
11 1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
 

□王君平

   浙江省温州市民间著名中医潘德孚日前去世。虽然他医术高超,却一直没有取得最低的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根据《执业医师法》规定,他的诊所生前已被依法取缔。
    潘德孚的经历,在民间中医这个群体里颇有代表性。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口传身授。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了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医技法年久失传。国医大师邓铁涛曾痛心地说:“中医几千年来的宝贝丢失得太多了。”
    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说:“脏腑如能语,医者面如土。”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民间千百年,一旦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例,陈竺等科学家通过对中医宝库的发掘,开发全新疗法,其思路的源头恰恰来自民间。黑龙江省一位中医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随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亭栋发现,合剂中只要有砒霜就有效,其他无治疗作用。后来的研究者最终捅破窗户纸,发现其治疗机理,让癌变细胞停止“疯长”,最终进入程序化凋亡,将不治之症变成可治之病。这一成就代表了该领域的世界最高研究水平,并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疗法。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口传身授的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李可这样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凤毛麟角。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
    拯救民间中医,必须解决“准入难”问题。按现行中医执业资格规定,接受师承教育很难获得行医资格证书。有关部门在中医发展策略上,应该坚持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实行分类管理,专门设立传统中医师。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可以申请参加传统的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中医行医资质。同时,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根据执业技能探索实行分类管理,对办中医诊所的人员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
    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边远地区,至少有15万名民间中医,其中不少人年事已高,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民间中医将薪火难续。我们希望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