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旸 文/图

国家卫生计生委干部培训中心讲师袁钟
核心提示:演讲者激情澎湃,听者聚精会神。7月14日,为期4天的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第一期“中医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班”结业时,100位来自省内中医医院的管理者纷纷表示:“老师讲的没得说,课我还没听够!”这其中,首讲嘉宾北京协和医学院编审、国家卫生计生委干部培训中心讲师袁钟做了《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者》的演讲,更是让听课的职业管理者们听出了“职业范儿”。
医学是什么?这是袁钟在分享中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台下众多在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的中医医院院长的热议。 随后,袁钟接连翻动多张幻灯片,给出“医学是一门认识自然的科学,医学是一种防治疾病的经验学科,医学是一个从生物、心脏、社会、环境多方面认识的知识体系,医学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医学是以道德为根、以科学技术为专和以人文社会为博的知识体系”这五大定义。 “我们似乎很了解医学,却忘了什么是医院,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袁钟最终的结论让全场鸦雀无声。“有医生告诉我,自己当医生就是为了赚钱。这本身没错,但是,只想赚钱的人千万别当医生。这个社会上比当医生赚钱的工作还有很多,但只有两个行业又有钱又有尊严,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 医学人文就是塑造医生的价值观,人内心的文化决定你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为什么医生们收入增加、职称提高,幸福指数却在下降?为什么技术水平提高,恐惧感没有降低?为什么工作越来越忙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医者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袁钟表示,自己也是医生,对医生的尊严深有体会。 “医疗起源于同情心,因为有爱才有医疗和医院,如果这个精神泯灭了,医疗行为就变成交易了,医者也不可能有尊严。”袁钟以医患关系、医患纠纷为切入点,谈到医生应该学会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只会和疾病打交道。 袁钟认为,医生是最优秀的一群人,不管在哪个层面,即便是乡村医生也是当地最优秀的人。一个好医生不仅技术好,人品也要得到大家的认可。 “医学人文就是塑造医生的价值观,人内心的文化决定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袁钟向中医医院院长们分享他所耳濡目染的“协和文化”,“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有着科学家的技术,兼备传教士的灵魂,相信一切都是至高无上的安排,因此更具使命感和神圣感;北京协和医院始终坚持人文的治疗方式以及严格的治疗监督,‘追求、赞美、向往、努力’始终是大家赖以生存的标准。” 据袁钟介绍,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协和医生”很少去聚会、逛街,而是查文献、做研究,通常是一个病案后面附上12篇文献。还有年轻的“协和医生”表示这样做是为了“不给自己一个偷懒的理由”。 “这其实就是价值观。现在不少大医院不缺掌握各种先进技术的大专家,有了满身功夫可以干两件事,一是见义勇为,二是拦路抢劫。干好干坏,也取决于人内心的文化。”袁钟说。 医生只看准患者的口袋,患者会恨死你 从医学发展史的角度,袁钟将社会形态分成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血缘关系至上的时代;第二个阶段为信仰至上的时代;第三个阶段为利益共同体的时代。而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第三个阶段。 “医院今年赚5亿元,明年10亿元,后年20亿元……医院院长在开会总结时总是说住院患者增加了20%,门诊患者增加了30%,收入增加了10%。可能大多数医院管理者都认为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是这些话从医院院长的口中说出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袁钟说,“院长不是商人,这些都不是院长应该说的话。我们更希望院长说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因为想赚钱,千万别当医生!” 袁钟认为,医学是以道德为根、以科学技术为专、以人文社会为博的知识体系,医生不应该以牺牲善良来谋求利益。 “一位患者找到你看病,把所有的隐私都告诉你,把衣服脱光了让你检查,把痛苦和生命都交给你,你就成为仅次于神的人!医生不好好看病,只看准患者的口袋,患者会恨死你!”袁钟说。 医学有局限,要靠爱弥补 袁钟认为,医学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局限,要靠爱来弥补。“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却总是抚慰”,医生的抚慰能力还不够,恰恰是医学人文要弥补的。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认为人死了可以升天轮回,但我们这个民族却追求长生不老,发明了很多长生不老的办法。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中国人对家庭矛盾、工作矛盾、社会矛盾……什么都能忍受,但是在死亡面前却忍受不了,面对死亡的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愤怒和震惊。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医学人文精神的资源。”袁钟说。 在袁钟看来,中国医生和美国医生的区别在于:中国医生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美国医生让患者感到有爱。健康的重要性决定了医疗是最好的助人行为。他建议,中医医院院长们要认识自己、理解患者,把握好医患关系,掌握运用医学科技的人文智慧,把有爱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开去。
听者反馈
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郑福增: “到2020年,每个老百姓都要享受到中医药服务”的发展定位,为我们中医人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这次来听袁钟教授讲课的人,大多是中医医院的“掌门人”。大家在学习管理者的职业素养的同时收获人文素养,这是意外之喜。 从袁钟教授的授课分享中,我体会到了中医医院的发展要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并要统一到全体医务人员的共识中;中医医院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建立好的人才梯队,医院才有未来;中医医院的文化及品牌建设是中医药文化传承、治疗优势延续的重要环节,文化建设也将带动医院发展。 郑州市中医院院长刘宝琴: 这两年时间,我听过两次袁钟教授的演讲,觉得中医医院的人文教育及养成教育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医院今年专门从北京协和医院引入了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受到了医务人员的欢迎。今天,我们医院还有不少中层干部、管理者放弃休假时间,来旁听袁钟教授的课。 郸城县中医院院长付登霄: 作为基层中医院的代表来参加培训,我本身就感觉机会难得;能够听到全国顶级专家的授课,这就更难得了!在这里,我收获又好又多、认识又好又多、交友又好又多、感悟又好又多、提升又好又多。 医者的人文素养缺乏在基层医院可能更严重,我们现在有了新建的院区、智能化的医院管理系统,但我们要补齐人文教育短板。我希望,国家及省里的同行、专家们有机会到我们那里多走走、多看看,为我们“传经送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