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深 度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八版:杏 林
 上一版  
侠骨柔情识药香
费绳甫妙治吴知府奇病
“解剖”一词的由来
投蚊治病的传说
泽泻
雌黄的药用价值
中暑外治有妙方
咏合欢花
刘璋与芝兰
1
11 1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解剖”一词的由来
 

□陈永坤

   “解剖”一词,在我国始见于《灵枢经》,该书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共九卷,是一本专门论述针刺之法的古代医书。其中,《灵枢经》有“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
    到了汉代,解剖技术已经比较普遍。《汉书·王莽传》记载:“莽诛翟义之党,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华佗,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解剖知识和经验,深谙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结构,为人治疗疾病可以“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谫洗,除去疾秽”。
    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和人们的人道主义观念,我国古代的医学工作者通常只能利用“刑尸”来从事解剖工作。 (作者为退休老中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