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深 度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荥阳市中医院开设“DF圈”使糖尿病坏疽发生率由18.4%降至6.6%
把优质中医药服务留在基层
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中药免煎颗粒房投用
濮阳市中医院开设糖尿病足浴治疗室
图片新闻
“您捡起来的不仅仅是100元钱……”
借势微时代 打造微中医
南召县八旬老中医多年坚持编纂医书
1
11 1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借势微时代 打造微中医
 

□徐俊豪

   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无处不在。看似虚拟的网络,能够反映出整个真实世界的无穷变幻。那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医为何不能借此广阔的现代科技平台,造就一个微中医时代呢?
    微中医是中医与时俱进的体现,无论是提供科普知识,还是就医建议,都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群众需求,体现的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理念。曾几何时,张悟本之类的“神医”满天飞,吃生茄子、吃生泥鳅之类的“偏方”误导了很多人。微中医的实现,可以纠正社会乱象,有利于正本清源。
    微中医是中医回归群众的可贵探索。微中医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让中医更好地服务群众。因为群众的需求是中医药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中医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微中医用网络形式将中医知识和方法传播给群众,为中医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医通过微时代与公众建立起新的对话渠道,目的是让中医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树立公众对中医的信任和热爱。
    当然,微中医不能是一阵风,而应成为中医创新的契机。中医药在我国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中医的说理始终停留在古代哲学层面上,“说不清、听不懂”也困扰着中医药发展。因此,如何把中医药特有的理论体系,翻译成群众特别是年轻网民能够理解的语言,是微中医面临的首要问题。
    可以预料,微中医在中医知识传播、沟通交流等方面,都会发挥传统方法所难以企及的高效、及时、广泛、深刻的作用,推动整个中医学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