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炎热,武陟县詹店镇马营村第一卫生所张青梅领着同事熬制了中药汤剂,免费向村民发放。消息一经传出,拿着瓶子、碗过来盛中药汤剂的人就络绎不绝。为了满足村民的需求,张青梅及其同事在大院中支起大锅,一天熬四五锅中药汤剂,连着发放了9天。近些年,该卫生所侧重发展中医药基本诊疗项目,由于物美、价廉、效优的缘故,中医药特别受欢迎,他们的口碑也逐渐在周边扩散。 马营村第一卫生所有着十分辉煌的过去。1986年马营村第一卫生所创建,随后其和新乡某医院联合,成立了马营医院。“当时医院规模不算太大,但‘五脏俱全’,有大医院的专家坐诊,医院设备相对先进,还有住院部,基层常见病基本都能看。”马营村第一卫生所所长张青梅称,那个时候有大医院专家和设备支持的马营医院在当地影响力相当大。 然而随着地方政策的改变和国家医改的启动,马营医院的生存状况一落千丈。张青梅说:“2004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医院非常冷清,因为当时医院不能给看病的群众报销,遇见看病花费多的患者,我们都建议其去能报销的地方看病,毕竟都是乡亲,让他们少花钱、看好病才是我们首先需要做的。”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扶持,基层医院和其他私人诊所都进入一个迅猛发展时期,而这时候,马营医院入不敷出、人员流失情况严重。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马营医院也响应国家政策,改组为马营村第一卫生所。改组后的马营村第一卫生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相关要求,除了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之外,还积极探索基本诊疗的发展方向。 “2010年之后,我们诊所里的几位老医生开始探索中医诊疗。这些老医生都有中医的底子,通过进修学习逐渐进入了状态。”张青梅说,“我们先从中医皮贴开始,治疗小儿腹泻的皮贴效果非常好,也给了我们继续开展中医治疗的信心。”马营村第一卫生所发展中医诊疗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张青梅看来,中医药在保健、康复、治未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而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基层群众保健康复会成为诊疗的主体。 事实也如张青梅所料。马营村第一卫生所患者陆续引进了中医诊疗设备,大力发展中医诊疗之后,前来进行针灸、穴位按摩的患者成了诊所的门诊主流。“平均每天前来针灸按摩的人能有二三十人,前来求皮贴的患者也很多,虽然没有具体算过,但中医药诊疗在诊所诊疗中占的比重非常大。”张青梅说,“谈起未来的发展,我希望能够请几位名中医过来,推进中医专科诊疗服务深入开展。” 如今的马营村第一卫生所整体的装修和装饰都是围绕中医药文化进行的,在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同时,其中医诊疗的口碑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侯林峰 任永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