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夜尿增多是高血压肾病信号 |
|
老王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时不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常在150/9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以上。不久前,他拿着体检报告忧心忡忡地来到医院找医生,说:“医生,这次体检我的小便查出了尿蛋白。平时晚上小便次数多,要起夜四五次。其实夜尿多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大约两年,之前一直没重视,我是不是肾脏出了问题?”医生仔细地询问了老王的病史,并翻阅了病历等资料,判断老王出现了高血压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病与肾脏病如同一对儿难兄难弟,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由高血压病导致的肾脏损害统称为高血压肾病,由肾脏病继发的高血压病统称为肾性高血压病,占成年人高血压病的5%~10%,是继发性高血压病的主要组成部分。肾脏是由许多微小血管组成的脏器,高血压病若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导致肾动脉硬化,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病进展较缓慢,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病患者要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当出现夜尿增多、尿液较清的现象,说明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已经下降,这是肾脏发出的信号。 临床上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高血压肾脏并发症:1.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由于肾小管间质缺血造成的尿浓缩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检尿比重偏低,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小管源性尿蛋白增多,一般为轻至中度,镜检有形成分少。2.常伴有视网膜动脉硬化或动脉硬化性视网膜改变。3.常伴有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4.常伴有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病史。5.伴血尿酸升高。 医生建议高血压病患者定期做肾脏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肾脏的异常状况。若在尿检时发现尿比重偏低,固定在1.010左右,且见到少量小管源性尿蛋白,或验血时发现肾小球过滤下降、血肌酐升高,则说明肾脏已发生病变,必须尽快进行对症治疗。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损害发生后,降压治疗要求实现个体化,在降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因为低血压过低会导致脏器组织灌注不足,反而不利于肾脏保护,降压护肾都要兼顾。 (何梦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