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季 通讯员 卢勇兵
医学上的“电风暴”,即室性心律失常风暴。5月28日,郑州市民秦先生发生20多次室颤,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急救人员以高超医术和默契配合战胜“电风暴”,挽救生命于一线。 5月28日凌晨1时20分,秦先生被急救车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据介绍,秦先生在30分钟前睡觉时突然出现持续性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大汗,自服倍他乐克后疼痛未见好转,遂入院治疗。值班医生将秦先生送入抢救室:“怀疑心肌梗死,按急性心肌梗死流程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持续心电监护、除颤仪放于床旁备用、急查心肌梗死标记物及心电图……心电图及化验结果提示:很有可能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值班医生当即联系导管室,准备为秦先生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就在等待会诊的短短几分钟内,秦先生突然丧失意识,心电监护提示室颤。责任护士张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并告知值班医生。 “为患者进行电除颤。”护师许雪峰当机立断,拿起电极板、涂抹导电膏、充电、暴露胸部……这些动作一气呵成,“所有人员请离床!放电!” 电除颤后,秦先生短暂恢复了窦性心律,但不久又出现了室颤。“电除颤!马上用药,控制患者心律失常!”主任医师李玉成此时已赶到抢救室,同值班医生、护士共同抢救患者。除颤、恢复窦性心律,又一次室颤、再次除颤……短短30分钟内,除颤24次。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患者恢复了各项生命体征。 “此时患者病情不稳定,不适宜做介入,马上行急性溶栓治疗。”李玉成评估病情后确定了治疗方案。患者家属此时一下子拿不出1万多元的溶栓药物费用,护士苗晋霞得知情况后,立即通过绿色通道前往药房借出两支阿替普酶。溶栓、调节心律、营养心肌、升压药物悉数应用,4条静脉通路6个微量泵全力运转。 凌晨3时50分,秦先生心律稳定。睁开双眼后,秦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医务人员说“谢谢”。医务人员长舒了一口气说:“这一仗,我们打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