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心血站站长闫晓鹏携全体职工恭祝 《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特刊》越办越好 再创佳绩 焦作市中心血站: 一路奋进一路歌
回顾焦作市中心血站16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路艰辛、一路奋进。该血站全体职工发扬“爱岗、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坚持以“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身体健康”为宗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焦作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开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了焦作市输血事业的蓬勃发展。 临床用血百分之百来自无偿献血;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先进的供血网络模式,受到省卫生厅的高度评价,并作为样板在全省血站推广;临床用血指纹识别交付管理程序,在全国采供血机构处于领先地位。 创新管理模式 “质量监控体系”叫响全省 血液是生命之源,质量是立站之本。血液管理无小事,血液安全是焦作市中心血站永恒的工作目标。为了给血液安全筑起一道道“防波堤”,该血站创新管理模式,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从2001年开始,该血站就开展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建立了有效的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运输、维护系统和原辅材料采购系统,覆盖采供血全过程,并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使血液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工作有记录,效果有评价,记录可追溯。该血站在人员、设备、材料、操作规程、空间环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由考核信息科实行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09年8月15日,该血站E版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实施。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献血者和输血者的安全,杜绝了血液质量纠纷,树立了血站的良好形象。 ——现代化高科技设备的应用,为血液的安全筑起了一道“防火墙”:献血指纹识别管理软件的启用,有效遏制了冒名顶替献血、违反献血间隔时间献血等行为;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的运用,为血液质量检测安上了“火眼金睛”;专用试剂冰箱、低温操作台等设备的使用,让血液在制备及出入库过程中始终处于冷链状态下;血细胞分离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的应用,提高了采血效率,降低了血液的报废率;血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强化了血液的安全监管手段,血液预约—入库—出库—配血记录—报废血液去向等,都实现了微机网络化管理。 ——加强临床输血从业人员培训与临床输血监管,是血站承担的另一项重要职责。2007年,为做好临床输血的安全管理,该血站分别与全市10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的供血库建立供血网络,10家供血库又分别与101家开展临床输血业务的医疗机构建立供血网络,使全市供血网络一体化。同时,该血站安排10名业务骨干分别到10家供血库指导工作,杜绝安全隐患。这种供血网络模式受到了省卫生厅的高度评价,并作为样板在全省血站进行推广。该血站还专门印制了《临床输血指南》向医疗机构发放,邀请省内血液专家对全市医疗机构输血从业人员进行临床安全输血培训,并定期召开协调会,对各医院输血工作、稀有血型术前备血工作、输血科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部署,提高了临床医生输血治疗水平,确保了采、供、用血各环节安全。 ——为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该血站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2009年,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该血站3次检测结果均取得满分。在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省血站系统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该血站各项检测结果也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严把血液交付第一关,确保临床安全输血。该血站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成功开发了临床用血指纹识别交付管理程序,并嵌入输血管理系统,实施三级交付过程管理。取血者凭临床用血申请单核对指纹信息一致后,方可执行血液交付,从而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供血服务管理网络,保证了血液安全管理和运行。此项技术的应用,使焦作市中心血站在全国采供血机构处于领先地位。 文化建设 无偿献血发展的助推器 焦作市中心血站建站16年来,致力于发展,成就辉煌:由过去租借的200平方米业务用房到今天现代化的综合楼;由过去的手工制作到今天的多项自动化操作;由过去单纯的采供血发展到今天的集采供血、血液制备、成分分离、科研、教学于一体,年供血量达到14吨。 一组荣誉可以见证该站辉煌的发展史: 2004年、2006年、2008年焦作市3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2010年焦作市第四次荣获该称号。 2007年,该血站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2007年,该血站被授予“河南省红十字会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该血站被授予“焦作市血液管理先进单位”、“焦作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2009年3月,该血站被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2009年12月,该血站体采科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2010年3月,该血站检验科被焦作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充满魅力的文化建设。 以鲜明的文化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是该血站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 事业要发展,队伍是根本。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近年来,该血站在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提高职工的素质。通过以人为本管理、情感沟通的方式,培养职工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提高职工业务水平,该血站出台了《关于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奖励办法》,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近两年,该血站已发表论文104篇,获得两项科技成果奖。如今,该血站的业务已拓展到了产前免疫血清学检查、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筛查、自体干细胞采集和血浆置换术、白细胞去除、血浆病毒灭活等方面,一批检验、成分制备、质量控制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为献血者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是该血站成立16年来的基本文化内涵之一。 首座爱心献血屋的启用是焦作市由流动采血车向固定献血屋转变的标志和里程碑。爱心献血屋不但集无偿献血宣传、预约、初筛、体检、全血采集和成分血采集于一体,而且为奉献爱心的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方便的献血场所,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一声问候,一张笑脸,该血站推出的亲情化服务,让献血者倍感亲切。 近两年来,该血站舍得在献血环境的改造建设上投资,院内、走廊、楼道、大厅内都挂上了宣传画,采血大厅和机采间都设置了休息室,配备了沙发、饮水机和电视机,让奉献爱心的人们在温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献血过程。 为保障献血者的权益,该血站强化告知义务,在流动献血车上开通了献血服务热线,为献血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行献血者化验结果通报制度,建立无偿献血信息发送平台,献血者可拨打800免费查询检测电话,及时获得自己血液的检测结果;定期慰问走访献血积极分子。为进一步提高无偿献血返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了解无偿献血返还工作的程序,该血站对献血办进行了装修改造,在献血办大厅设置了国家关于无偿献血返还的政策、规定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宣传版面,并严格执行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成员免费用血的相关规定,细化、简化了血费返还工作程序,对到站内办理返款手续的,提供专人接待、限时办结、一站式服务。1998年至今,焦作市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成员用血返还人数7132人,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成员用血费用报销金额4156576元。 通过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在文化建设中,该血站还通过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积极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在今年“六一四”世界献血者日中,该血站推出了“寻找6位无偿献血者突出人物畅游世博会”活动,隆重表彰了一批“焦作无偿献血突出人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为了回馈社会,经请示市卫生局,该血站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拿出20万元设立“焦作市无偿献血爱心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回报社会。2010年6月14日,焦作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娅辉亲自为该市首支“大学生无偿献血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大学生无偿献血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为焦作市的无偿献血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一路奋进一路歌。如今,焦作市中心血站的全体职工正迈着雄健的步伐,书写着事业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