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腔、腹腔镜联合手术场景

妇科内镜专家申爱荣、边爱平教授等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一位54岁、体重达85千克的宫颈癌患者,由于肥胖,腹壁较厚,曾到过两家医院,均被认为手术难度较大。她最后慕名找到郑州大学三附院妇科内镜中心边爱平教授,要求做腹腔镜手术。结果,边爱平只在患者腹部开了4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孔,就顺利地完成了子宫颈癌的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该院妇科内镜中心,无论是内镜手术例数还是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吸引了河南和周边省份众多的疑难重症患者,年门诊量13.5万人,年收治病人4338人,每年为网络医院和外省医院培训200多名内镜医生。 这里的年均内镜手术量2178台,占妇科手术总量的65%,治愈率或好转率达97.84%,并发症的发生率仅0.9%,无一例死亡。 早在1987年,郑州大学三附院在河南省率先将诊断性宫腔镜、腹腔镜应用于临床,至今宫腔、腹腔镜诊疗技术开展已有23年历史。2001年11月,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河南省妇科内镜诊治中心”落户该院。 中心成立后,依托教学医院的优势向全省辐射发展,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2003~2006年举办国家级和省级妇科内镜继续教育学习班4届,每届人数近200人;举办省级宫腔镜技术学习班两届,每届人数60余人;举办5届妇科内镜手把手学习班,每届10~15人,每年培训内镜技术进修医师及技术员200余人。 据该中心主任申爱荣教授介绍,中心拥有床位144张,妇科内镜医师21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2人。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妇科内镜中心面积逐渐扩大至230平方米,拥有宫腔镜检查室和手术室各1间、腹腔镜手术室两间、宫腔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室1间。据统计,中心现已开展宫腔、腹腔镜手术5000余台次。 中心还先后开展子宫、腹腔镜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000年,郑州大学三附院在全省首家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宫腔镜手术全套系统,该技术一直居省内领先水平。目前,直径7厘米的黏膜下肌瘤以及多达10个的壁间内突肌瘤均可在宫腔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另外,宫腔重度粘连、完全子宫纵隔等疾病经宫腔镜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曾因患该病而不能生育的妇女得了宝宝。至今宫腔镜手术病人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80多岁。在妇科内镜中心完成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浆膜下子宫肌瘤最大直径达10厘米,多发肌瘤最多达9个;腹腔镜下完成的巨大卵巢囊肿剥除,囊肿相当于妊娠8个月子宫,抽出囊液7500多毫升,手术效果良好。 2003年,中心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到目前为止,共完成近50例,手术预后优于开腹手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他们首创的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成形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是一种更接近生理功能的理想手术模式,其术后护理、随访及基础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中心的“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腹腔镜辅助回肠代阴道的临床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均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影响”获郑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随着妇科内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该院严把质量关,对工作3年以上的住院医师进行宫、腹腔镜理论知识培训、模拟培训和操作考试。内镜中心宫腹腔镜操作水平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降低。该中心申报的全国妇科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已经顺利通过卫生部答辩。相信不久,更多优秀的内镜技术人员将会从这里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