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玉玺 王 平
  
   
参合慢性病患者争相到医院进行鉴定 
——滑县新农合慢性病管理逐步升级   ○覆盖11个病种,每年门诊最高报销医疗费用2万元,与住院报销的总额相加最多可达10万元,4年来共惠及10793人次,报销总额达到190.1万元……从2006年10月至今,滑县逐步为参合慢性病农民患者织密了“健康保护网”。 
  3月17日至4月16日,滑县的参合慢性病患者们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段时期滑县正组织对参合慢性病患者进行鉴定或认定。一旦被鉴定或认定为慢性病(11种),这些患者就可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每年门诊最高报销医疗费用2万元,与住院报销的总额相加最多可达10万元。   滑县的这一惠民政策开始于2006年,通过近4年来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参合慢性病患者的实际受益水平。 
起步较早 深受欢迎   3天前的上午,在安阳市滑县大寨中心卫生院门诊部,糖尿病患者老刘刚刚走出大门,脸上带着微笑说:“这次又报销了180多块钱。”   老刘是滑县大寨乡农民,今年51岁,是该县慢性病管理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从2006年至今,他已经享受到了新农合报销款两万多元。这两万多元,相当于他们家两年半的收入。老刘感慨地说:“若不是新农合政策好,我和老伴儿的日子肯定会更艰难。”   4年来,滑县共为参合慢性病患者报销医疗费用10793人次,报销总额达到190.1万元,让无数个家庭避免了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据了解,滑县于2006年开始实施新农合政策。早在2006年8月,该县就出台方案,将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失代偿期)、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恢复期康复治疗等部分慢性病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出范围。   2006年9月,该县新农合办公室组织县级医疗机构部分专家,分赴各乡镇卫生院,对以上病种的参合慢性病患者进行了鉴定,共鉴定30000余人,将符合条件的18972人纳入了慢性病管理范围。   从2006年10月1日开始,滑县的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失代偿期)、糖尿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开始享受到这项政策的好处。   在这之前,参合农民患者只有住院治疗才能享受报销补偿,有些可住院可不住院的患者,为了能报销医疗费用,大都选择了住院。新农合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一些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转住院”现象逐渐增多,新的“住院难”问题开始出现。   滑县卫生局局长王朝义告诉记者:“慢性病管理政策的实施,有两大好处,一是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住院难’的问题,遏制了‘门诊转住院’现象;二是提升了参合农民的实际受益水平,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运行健康  管理规范   滑县新农合办公室主任胡彦军说,为了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滑县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对政策的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出台了专门的实施方案。该县《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慢性病病种门诊确认标准》和《慢性病门诊治疗方案》的出台,为该政策顺利实施和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   《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规定,“慢性病”是指参合人员患有重症疾病或顽固性、反复发作,需长期门诊治疗和药物支持,其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的病种。对于每一种慢性病,该县都有明确而详细的鉴定标准。   滑县新农合办公室副主任张恩说:“为了保证新农合基金的安全,针对每一种慢性病,诊疗用什么药、做什么检查,我们都有明确的方案,符合规定的诊疗措施产生的费用,才能获取报销补偿。”   在药品目录里面,既有中药也有西药,既有片剂也有针剂。“我们尽可能充分地照顾到慢性病患者的实际需求”,张恩说。 
不断完善 逐步升级   滑县慢性病管理政策在实施初期,报销比例比较低,参合慢性病患者收益水平有限。经过不断地探索,该县对这一政策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2006年,该政策实施初期,慢性病报销不设起付线,统一按医疗总费用的30%给予报销,年度内慢性病门诊报销与住院报销的总额最高限额为1万元。当时,纳入慢性病管理的病种只有5种,定点医疗机构也仅限于乡镇卫生院。   根据参合农民的需求和建议,2008年1月,该县对慢性病管理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门诊透析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结核病(免费项目除外)、精神病、白血病和异体器官移植6种慢性病纳入慢性病管理范围。符合条件的患者凭先期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相关的辅助检查报告单)到县新农合办公室核准后可直接认定。至此,该县慢性病管理病种增加到11种。同时,将报销比例提高至40%,将年度内慢性病门诊报销最高限额提高至2万元,与住院报销的总额最高限额提高到3万元,定点医疗机构扩展至所有的定点机构。   2009年1月,为了对参合慢性病患者进行合理分流,该县再次对慢性病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将报销比例调整为分级按比例报销,即乡级55%、县级45%、市级35%。   根据该县的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结合参合农民群众的需求,滑县在2010年对报销比例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乡级、县级、市级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60%、50%、40%。将年度内慢性病门诊报销与住院报销的总额最高限额提高到10万元。   据了解,我省的新农合政策规定,参合农民患者年度报销封顶线为6万元。也就是说,滑县的一个参合慢性病患者,如果享受到最高限额的报销,将比其他地方的患者多报销4万元。   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宏民表示,新农合政策是一项民生工程,该县以民生为本,在全省率先开始探索慢性病管理,逐步为参合慢性病患者织密了“健康保护网”,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参合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