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临床荟萃
   第4版:健康知识
 
第3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肿瘤治疗新进展一瞥
益心康泰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外治法
心跳骤停20分钟患者复苏
双胞胎重症贫血产妇获救
手术清理罕见右心室血栓
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脊柱科 微创开拓脊柱疾病治疗新天地
多西紫杉醇致过敏 皮疹护理很重要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
1
11 1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肿瘤治疗新进展一瞥
    随着治疗策略翻新,如更多肿瘤分子靶标被确认、化疗与靶向制剂二合一、晚期肿瘤局部治疗价值深入体现等,肿瘤研究正迎来色彩斑斓的时代,在不久前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找寻新的分子靶标
  继KR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比较明确的分子靶点之后,学者致力于找寻更多更新的靶点。研究显示,约一半的晚期黑色素瘤都出现BRAF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中大约也有10%。而作为BRAF突变的一种抑制剂,新型靶向分子PLX4032的几项早期研究显示了它对出现BRAF基因突变的晚期黑素瘤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与之类似,Hedgehog信号传导会异常激活某些肿瘤,如结直肠癌、成神经管细胞瘤和基底细胞癌。前期研究显示,如果应用靶向Hedgehog信号通路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GDC-0449,将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本身或者周围细胞内过度表达的Hedgehog信号,从而控制肿瘤进展。
化疗与靶向制剂的一体化探索
  将靶向药物和强效化疗制剂合二为一,使抗肿瘤作用最大化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路径:有学者将曲妥珠单抗同高效的化学治疗剂DM1结合形成了新化合物T-DM1。它保留了曲妥珠单抗相应的效应,同时可激发体内的免疫系统抗击肿瘤;随后,一旦T-DM1被肿瘤细胞内吞,则可通过释放出DM1而摧毁肿瘤细胞。日前公布的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疗效较好,毒性反应未明显增加。
肝癌系统化疗的中国声音
  晚期肝癌的系统化疗一直“无解”:此前的3项国际大规模研究都以阴性结果收场,而由我国学者秦叔逵教授日前牵头完成的EACH研究终于柳暗花明,成为目前肝癌系统化疗研究中唯一的阳性结果。研究选择了经典用于结直肠癌治疗的FOLFOX方案,结果显示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首次证明系统化疗能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此前研究已证实奥沙利铂加亚叶酸钙加氟尿嘧啶组成的FOLFOX方案能使结直肠癌早期患者死亡风险降低20%,已成为结直肠癌和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用于肝癌并取得阳性结果尚属首次,未来消化道肿瘤的系统化疗仍有潜力可挖。
  同样是针对晚期结直肠癌,欧洲学者应用射频消融联合化疗的CLOCC研究则显示了化疗加肝转移瘤射频消融的整合优势:其无进展生存期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为仅有肝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进一步体现了晚期肿瘤的局部治疗价值。另一项针对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CELIM研究则证实,结直肠癌患者即使出现肝转移,通过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或FOLFIRI化疗方案,仍能获得62%的客观缓解率,肝转移病灶的显微镜下无残留切除率可达34%。该策略可使切除率较单纯化疗提高1倍以上,从而使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摘自《健康报》)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