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
| |
——新郑八千乡中心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探访 本报记者 吴玉玺 王 平 3月1日起,河南省在郑州、焦作、鹤壁、平顶山、安阳、济源6个省辖市同步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包括47个县(市、区)的401个乡镇卫生院和7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备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4个月过去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各乡镇卫生院运行情况如何?日前记者来到新郑市八千乡中心卫生院进行了采访。 度过不适应期 运行态势向好 7月1日上午,新郑市八千乡卫生院6月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月度监测表》出来了。院长左书勋看着监测表上的数字,脸上再次露出了微笑:这是该卫生院继5月份以来,连续第二个月业务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3月1日起,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单位,新郑市八千乡卫生院开始执行药物零差价销售。药品便宜了,但是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却下降了26.83%和47.86%。当月,该卫生院业务总收入为345146.7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3759元,同比下降3.83%,其中药品收入下降了34.26%。4月份,该卫生院业务总收入为227445.3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2378.63元,同比下降15.71%。 左书勋说,4月份是卫生院最困难的时期,库存药品基本上用完了,而307种基本药物到位的也就200种左右,市里增补的200种药品的目录还没有出来,卫生院里缺少药品,医生在埋怨,患者也在埋怨…… 这是基本药物制度在河南省试点两个月,基层医疗机构状况的一个写照。患者就诊量和医院业务收入在普遍下降,有的卫生院业务收入甚至减少十万元以上…… 据左书勋介绍, 4月28日上午,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座谈会上,来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地区的20余名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主任们,面对面向厅领导汇报了情况;随后,宋璇涛副省长、刘学周厅长等领导,又深入试点地区进行调研;紧接着,省政府在5月12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针对当时存在问题,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进行了调整和进一步部署…… 在这期间,八千乡卫生院正悄悄发生着变化: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逐渐增加,经济状况逐渐好转。5月份,该卫生院在保持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比去年同期下降的同时,门诊患者达到3368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78%;住院患者达到9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1%;业务总收入达到268095.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7%。 6月份,八千乡卫生院的发展态势比5月份更好:门诊患者达到3257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9.09%;住院患者达到7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31%;业务总收入达到250203.3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4%。而同时,患者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62%和10.18.%,其中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下降了14.11%。 “基本药物制度是一个新事物,经历了初期的不适应之后,我们卫生院迅速步入了健康发展轨道。”左书勋说,“看病更便宜了,群众更满意了,同时卫生院也正常发展了,这证明医改的方向是对的。” 价格优势明显 患者负担减轻 八千乡卫生院的现象,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为什么很多卫生院的业务收入在下降,在等着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八千乡卫生院却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了持续发展?“从一开始,我们就针对基本药物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应对措施。”左书勋介绍说,为了应对药品零差价带来了冲击,该卫生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吸引患者。 (下转第二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