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抗菌药物应遵医嘱用药。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6个事项。 一、及早并尽可能地分离患者标本上的病原体,确定后做药物敏感实验。 二、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从药效学、药动学、安全性和经济性上综合权衡利弊,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 三、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调整给药方案。如选择磺胺药,应依据其药效维持的时间和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极短,仅为30分钟,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隔6小时给药1次。 四、注意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正常者、营养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选用药物品种、剂量、疗程的特殊性。 五、预防手术感染宜在手术前两小时开始用药,以使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与细菌感染的时机相逢,也避免多次使用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六、尽量不在皮肤与黏膜上使用抗生素。 肝炎患者不能滥用保肝药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大多数药物都要在肝脏内转化解毒,滥用保肝药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而且有些保肝药本身不良反应大,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肝细胞再次受损,演变成脂肪肝或肝硬化。 长期服用保肝药还能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加重肝脏的负担,如长期大量补充葡萄糖,可以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而诱发糖尿病;过多服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引起慢性中毒;三磷酸腺苷、辅酶A长期服用可引起心悸、胸闷、出汗、眩晕、甚至过敏性休克;有些蛋白质合成药如丙酸睾丸酮和苯丙酸诺龙可以诱发黄疸的形成,导致内分泌紊乱。故肝炎患者不宜滥用保肝药,各种肝炎用药宜少而精。
腰肌劳损患者保健一二三 一、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注意休息,卧硬板床1~3周 二、可做热敷、按摩。 三、待疼痛改善后,患者尽早做腰部肌肉锻炼。 四、急性发作后容易复发,患者应注意腰部肌肉的保护,避免弯腰搬运重物;工作时可用腰围或宽腰带,以保护腰部肌肉。
合理选用解热镇痛药 根据病人的指征、机体状况及药物的适应证、禁忌症等综合因素选药。一般以疗效确切、毒性低、价格便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为首选药,其次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等。解热应用不超过3天,镇痛应用不超过5天。对于长期高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伤寒、晚期癌症可考虑应用消炎痛栓剂。儿科用药最好仅限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妊娠妇女应慎用解热镇痛药,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一些复方制剂如去痛片、APC,妊娠妇女最好不用。
尿路感染的用药注意事项 一、尿路感染应注意入侵细菌种类与感染史,如既往抗菌治疗和尿路内器械操作等。尿路感染可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两类。 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所致,多见于年轻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既有革兰阳性菌,亦有革兰阴性菌,多发生在排尿机制存在结构或功能障碍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如结石、狭窄,前列腺肥大,留置导尿管及截瘫等。复杂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的疗效较差。 三、尿路感染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辅以非抗菌药治疗,如饮食、休息、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对复杂的尿路感染还涉及其他的手段如手术、物理疗法等。 四、合理用药的关键是明确诊断,勿将一些由妇科病引起的尿路刺激症误认为尿路感染。 五、根据抗菌药的敏感试验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六、尽可能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常用的是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等,必要时可用头孢曲松钠。 七、选药时应注意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宜用尿与肾内浓度高、作用持续时间长的药物。 八、如感染严重或是混合感染,或易出现耐药菌株时,可采用联合用药方案,一般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用氨基糖苷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