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三次休整
6月29日清晨6点的丹江口库区,雾锁水面,飞鸟在河面低旋。移民乘坐的客车先后登上渡轮,惊起飞鸟一片。 此次近600千米的行程,一共安排了3个休息点(分别是新野服务区、平顶山服务区、原阳服务区),每个休息点都有一次短暂的休整。新野县、平顶山市、原阳县分别派出医务人员驻点开展临时治疗服务。同时,辉县市派出3辆救护车,每辆车上都配有1名医生、1名护士,全程负责移民们的健康安全。 一名70多岁的老太太慢慢往前踱步,随行有一名护士搀扶,护士手里还提着馒头、方便面等食品,这是发生在新野县服务区的一幕。服务区广场上,人们可以醒目地看到歪子镇卫生院的招牌。这是当地为保障移民的健康而设置的临时医疗点,有医生、护士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此外,新野县还派出卫生监督车监控服务区的饮用水和饮食安全。 当天中午1点半,车队行至平顶山服务区时,日当正午,服务区地面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这时,医务人员得知,一名老大爷、老大娘不耐高温,有中暑症状。随行的省卫生厅包县工作组听到讯息,立即要求辉县市调动车辆,确保移民途中安全。 记者看到,这名老大爷82岁,姓葛,大概是头一次在这么热的天气坐长途车,感到头晕目眩。随行的辉县市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没有新的症状,只需要调换一个空调较好的车即可。另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大家顾虑她的安全,便安排医护人员帮着从6号车调到了14号车。 4点20分,车队行至原阳服务区时,仍然是持续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这时,一个10岁的小孩突然出现中暑症状,在车上干呕,随行的医护人员紧急出动,把孩子抱到了服务区大厅内,仔细给他检查身体。当确定只是暂时的反应后,他们给孩子买来了冰糕,迎来了孩子放松的微笑。 据原阳县人民医院专家介绍,他们2点已赶到现场,整整在烈日下等待了2个小时。而一路护航健康的辉县市120急救车内,由于空调不好,医护人员们的衣服早湿透了,浑身像洗过桑拿一样。
四次感谢
6月29日5点40分的辉县市常村镇磊山村,早已是人山人海。“亲人,你到家了”,附近的村民们纷纷赶来为移民们做最初的一顿饭,送去乡里乡亲的关怀。 在磊山村新建的卫生所内,辉县市卫生局局长梁新亭告诉记者,他们明确了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包帮扶3个移民新村卫生室,具体负责移民点前期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及后期的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同时,总投资212万元、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常村镇卫生院新院整体搬迁至移民新村附近,目前已开工建设。 在常村镇磊山村欢迎移民仪式上,省卫生厅副巡视员、包县工作组组长张智民连续表达了4次感谢。他感谢磊山村的父老乡亲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舍小家,离故土、迁他乡,为南水北调这项功在当代、润泽子孙的千秋伟业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感谢淅川县、仓房镇、磊山村和各位移民代表,在新村建设、移民迁安沟通协调中的扎实工作和辛勤劳动;他感谢辉县市、常村镇的领导,在移民迁安过程中,支持包县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他感谢辉县市卫生局、常村镇卫生院,确保卫生室建设与新村建设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调集医务人员全程做好移民搬迁工程中的医疗保障工作,确保了乡亲们健康搬迁。 记者了解到,省卫生厅党组高度重视移民迁安包县工作,把移民迁安包县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成立省卫生厅移民迁安包辉县市工作组,抽调专门人员开展移民迁安包县工作。包县工作组将移民迁安包县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千方百计做好移民迁安督导、协调和帮扶工作,得到了迁安两地领导的认可,深受移民群众厚爱。此前,省政府授予省卫生厅试点移民先进省直部门荣誉称号,包县工作组受到省移民安置指挥部通报表彰。 包县工作组的扎实工作,医疗卫生系统的辛勤劳动,留在了波光粼粼的丹江水面,播撒在了连绵的豫北平原和群山中,永远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