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乡村医生特刊·乡医教材
   第4版:乡村医生·健康专题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无影灯下的默契
开封集中打“黑”
“问题病历”拍照公示
郑州市骨科医院 随访带来新景象
庄严的入党宣誓
护航2046人水陆大迁移
上蔡五胞胎健康出院
小小岳寨村厕所“大革命”
郑州市4.48万低保老人免费体检
“邓州护士”成了“香饽饽”
关爱健康 从“手”开始
临颍县新生儿健康有保障
1
11 1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无影灯下的默契
  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6批医疗队 冯雅男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医院手术室,发生了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件事。
  那天,疲惫的我乘车回到驻地。晚饭后,我刚将昨日的英语试题做完,二楼的电话铃响了,接着传来“小冯,你的电话”的喊声。电话是从亚的斯亚贝巴医院手术室打来的,告知有一名危重病人,因车祸导致其颅、胸、腹等多处损伤,且神志不清,急需做手术。时间就是生命,我向医疗队长和外科医生作了简短的汇报后,立即乘车赶往手术室,投入了紧张的手术准备工作。我们根据病情将抢救器械、特殊药品、器械和手术用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准备就绪。这时,苏联、古巴、埃塞俄比亚的值班医生已齐聚在手术室。经过会诊,我们很快制订好手术方案,并作了明确分工。古巴的麻醉师为患者施行麻醉,中国、苏联、埃塞俄比亚医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这台手术。一双双娴熟的手实施结扎、游离、吻合等技术操作。手术室里只有手术器械的“咔嚓”声和麻醉医生的病情报告声,我们配合非常默契。由于病人伤及要害部位多,增大了手术难度。4国医护人员在无影灯下从晚8点一直工作到深夜4点多。先后进行了缝合颅面部、开胸探查行膈肌缝合、肝破裂修补、肠缝合等手术,用了各种型号的丝线,肠线管、无损伤缝合针就达40多个。医护人员整整站了9个多小时,全然不顾饥饿、腰酸腿疼的侵袭,全神贯注地进行修补、缝合所伤的每一个微小血管。历经9个多小时的奋战,终天从死神那里夺回了病人的生命。
  在术后的监护中,我亲自给予病人特别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使病人渡过了危险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并使他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健康。病人出院时,紧紧拉着我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用埃塞俄比亚最隆重的礼节(吻每个医护人员的脚)以示感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